那天国庆走亲戚,有个已经身价百万的表哥问我现在在哪儿上学?将来准备做什么?然后对我的回答表示很不屑,胡诌一通现在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出来工作,现在我公司都有好几个重点大学出来的实习生。
令我惊讶的是,他一副嘲讽和狂妄的姿态说出来的话完全是理直气壮,全然忘了当年自己还复读过一年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家教过的一个17岁的小男孩,他说,我天天作业繁重,不是考试就是在考试的路上,感觉读书好无趣啊!
我问他,不读书你想干嘛?
他说,早点出来工作吧,找份好工作,勤勤恳恳升职加薪,最好找个漂亮小姐姐一起共度一生。
我不禁好笑,不上大学多学学技能知识,你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更别提漂亮小姐姐啦!
然而你现在上了大学也不见得有多了不起啊?还不是要来我家打工?
这话语气锋利得让我无言以对,以至于在回学校的路上在想,我读这么多书真的重要吗?
重要,读书当然重要了!
值得提的就是我的父亲尽管没有怎么读过书,很重视读书。假期时经常在早上就把我带到书城,然后泡到下午才来接我,而且还教导我,多看一本书,就是帮他赚到一本书的钱!当时我也没想太多,只是由着兴趣一本本书地看。
确实,在今天,读书是件麻烦事,要花时间,精力,还赚不到钱。课本学的东西能直接用吗?古诗数学能让你工作升职加薪吗?多看几本名著老板会让你奖金翻倍吗?
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不读书又取得高工资的人屡屡成为佳话,以至于社会上有人宣称,马云没怎么读书都是中国首富,比尔盖茨大学辍学都能成为世界首富,读那么多书搞什么鬼?然而这种佳话也只是假话,你只看到别人的表面风光,却忘了他们背后的艰辛奋斗和家族背景,也忘了他们的成功并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粘贴的模式。
读到本科出来,满大街都是像萝卜青菜一样的本科生在找工作,你说,本科生学历没什么用,好我继续读研究生,好不容易考研过了,发现研究生还是很多啊!工作哪有那么容易找?于是又读到博士,结果发现高不成低不就,读了那么多年反而不知道做什么工作。
而当初一出来工作的本科生朋友已经是某某公司的高管了,在同学聚会上高谈阔论,某某就是傻逼,一直在读书,出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我现在赚的钱都够他塞满一个百来米的房间了!
于是你在饭桌旁唯唯诺诺地回答,某总所言极是,您都已经有车有房,老婆在家热炕头了,某某都三十,不说没有女朋友吧,看看他那日益稀少的地中海造型,拿着微不足道的学术补助啊哈哈哈。
读书无用论喧嚣直上,刺激着大众的神经,如同大汉一般把你撂倒,告诉你,傻逼你得学着点,学历高工资还低呢!我们这些不靠脸不靠才华只靠读书又好吃的人估计是第一批被饿死在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人吧?
读书从来不会教你如何升官发财,事实上它也教不了你。它能教会我们的是什么呢?
思考和认知
读书不能为我们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和世界和睦相处。
读书影响你的思维,改变你的谈吐,遇大事而不乱,举小事而不妄。抉择时你该如何取舍,诱惑时如何抵制,困难时如何克服,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
它不仅教会了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放的下欲望,舍得了享受。懂得越多痛苦越多,或者说我们生来都是无忧无虑的猪,是继续没心没肺快乐享受生活还是做一个苦不堪言的思考者?知识改变命运,改变的其实是你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格局和眼界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我曾听过一句话,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都会忘了,最后剩下的就是你的气质。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一直以来别人都夸我清秀而不是帅气,我想大概这就是读书给我的气质吧?
肚里没货所以骄傲自满,昂首挺胸,真正充实的麦穗是面朝大地的。读书除了丰盈自己的内心,还让我们学会了谦卑低调。
你如果细心的话或许会发现,读书会让你感觉到和不读书人的格格不入,因为它早已经划分了一个界限,给了你一个不一样精彩的世界。它潜移默化你的三观,影响着你接下来人生各种抉择,以后你会如何去提升自己,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如何去选择身边的朋友。
读书本就是件有趣的事,希望你能遇见有趣的自己,将来会拥有更多做出优质选择的权利,愿读书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