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做理财比较好呢?是不是必须有一定财富积累才能开始?
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看来,接触理财的年龄越早越好。特别是现在学校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在课外选择阅读投资理财书籍就格外的重要了。
大概是上5年级的时候,爸爸就让我看《小狗钱钱》《富爸爸》。虽然当时没有办法投资,但让我第一次对“钱”有了完整的概念,也早早的明白了“投资”这件事。
后来,我是周围朋友中最早开始投资股票的人,收益也还不错,我想,这跟从小就接触这些基本的投资理财的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篇文章会按照从入门到投资的顺序,一共包括9本 豆瓣超高分投资理财类书籍,分别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投资阶段。干货满满,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慢慢阅读。
——「理财启蒙」篇
▼ 推荐读物:《小狗钱钱》 、《富爸爸穷爸爸》
▼ 适用范围:对9~12岁的孩子进行财商启蒙、理财入门小白
《小狗钱钱》 豆瓣评分: 9.0
一句话推荐:“这本书一上市就连续110周登上德国畅销书首位,无疑是最适合儿童财商启蒙教育的读物”
这是一本成人和儿童共享的童话书,钱钱介绍的一些理念,其实是非常基本的,每个孩子都能立即学着去做,做父母的看了这本书之后也会发现自己对目前的财务状况关心的并不够。
《富爸爸穷爸爸》豆瓣评分: 8.6
一句话推荐:“是所有人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的起点”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直白的描绘出生活中各个方面“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差异。在人们还不太愿意把“想赚大钱想要财富自由”挂在嘴上的时候,直接提出——你要按富人的方式说话,大大方方地表明要追求财富的态度。
这里面的每个故事都非常有启发意义,不仅有理财投资相关的,也会教育孩子要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
——「投资入门」篇
▼推荐书籍:《穷查理宝典》、《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适用范围:有过一点的投资实操经验,想要更深入投资领域人群
《穷查理宝典》 豆瓣评分: 9.0
一句话推荐:“巴菲特说,他一生遇人无数 ,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查理这样的人 。”
芒格私下里是很重视个人隐私的,而这本《穷查理宝典》难得的记录了几乎他所有的生活、言论、学习和决策的方法。这本书里充满着芒格投资和为人处事的智慧,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很多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聪明的投资者》豆瓣评分: 9.0
一句话推荐:“股神巴菲特评价这本书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
平平无奇的封面,内容却很惊艳
聪明的投资者的确切含义是,要有耐心,要有约束,并渴望学习;此外,你还必须能驾驭你的情绪,并能够进行自我反省。这种智慧与其说是表现在智力方面,不如说是表现在性格方面。
正如巴菲特前言中写道:“投资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或是内幕消息,所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的正确思维模式,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绪破坏理性的思考。”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豆瓣评分: 9.0
一句话推荐:“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
巴菲特本人没写过书,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写一封信。
这本书不仅是巴菲特本人认为关于他写的最好的一本书,也是巴菲特投资思想的精髓,当中很多的段落都值得反复的思考。因为这些理念包含着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和他自己估计长达一个世纪总结出来的关于金融业甚至说是商业中的规律和经验。
——「投资实操」篇
▼推荐书籍:《非理性繁荣》、《怎样选择成长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股票作手回忆录》
▼适用范围:有一定股龄的股民,希望学习研究技术层面和市场大环境波动的资深股民
《非理性繁荣》豆瓣评分: 8.6
一句话推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本书用了大量研究数据和通篇的新闻、资料等证明说明了在不同时期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的繁荣状态,警示了读者或者投资者应理性分析市场谨慎投资。
《怎样选择成长股》豆瓣评分: 8.5
一句话推荐:“投资也难免需要些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和坏运会相互抵消掉”
巴菲特最推崇的十本书中便有《怎样选择成长股》,他还把自己的投资策略描述为“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可见他对费雪投资理念的看重。
相对于其他投资者,费雪更偏重于研究企业的成长性,号称“成长型价值投资之父”。这本书列出的关于寻找优良普通股的15点原则,也成为很多投资者找寻成长型股票的主要衡量标准。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豆瓣评分: 9.1
一句话推荐:“股票投资中想要知道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的核心理念就是:持续地、长期持有,直到公司的发展状况出现重大改变或者停滞不前或者你找到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再抛出。在这个过程中,不理会市场的波动和震荡,不预测股市,也不理会你的内心感觉。
包括很多股票操作基本知识,可以说股票投资中想要知道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与《股票作手回忆录》豆瓣评分: 8.8
一句话推荐:“是整个股市的圣经”
投资需要具备的习惯素养和可能面临的人性缺陷,其实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一样存在,只是投资的特殊性把回报与损失放大了、变即时了。在普通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有陋习无非让人事业停滞生活乏困,但都是能勉强继续过的,投资不行,会很快被清洗出局。
也许你入市投资前在网上曾看无数文章揭露熊市风险的,但也只能局限于字面上的感觉,直到真正亲历熊市的恐怖,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道理。
以上,共勉!
本期介绍的这些书籍,你都看过哪些呢?快来评论区里留言告诉我吧~(我保证每条都会回复,因为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