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从头至尾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句话让我有些震撼,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中,我们从未也很难注意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章就特别提出了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进而更应当保护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感。
其实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千年前也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但是我们说了上千年,却也从未认真的实行过,而在现实教育中,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的。一个暂时只能学习两门课程的孩子如果非要让他像有的孩子一样学习五门课程,那么他会累倒,也断然学不会,但是如果能让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一些份量,就会有好的效果,一个月尝试增加一门,三个月增加两门,这样他总会有能够学会的那天。同样道理,孩子们的智力劳动也有着类似的规律性,我们身边,无论是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还是进入了高中阶段,在我们的班级里总会存在着这样比同龄人“慢半拍”的学生:其他学生只需要花一节课时间就能熟练掌握的问题,他们却要花费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并且还不一定能够学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责备孩子不用心,不努力,或者直接找到孩子的家长,委婉的建议孩子是否可以转学到培智学校。我们没有耐心或者经历去不厌其烦的对待稍微有些许差异的孩子,但是当孩子们还在蹒跚学步或者牙牙学语是,我们却能够重复而有乐趣的一遍一遍的去教,去纠正,即便他们一错再错,我们也不会生气,仍然耐心地再次纠正。但是为什么孩子长大后我们就这样的耐心和宽容了呢?
诚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压力,就业竞争,制度的弊端……谈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免会为我们教育的急功近利找借口,而教师更是很少会有人去品评教育名著,只是一味着急的在考试中寻找捷径,教育逐渐呈现出一种变态的趋势,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孩子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就是爱护学生的心灵,就是为学生成为一个“好人”做出教育上的努力。与其说认清楚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各自的发展层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毋宁说是为了保障、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励优秀的个性品质。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主人公是“学生”而不是“大纲”、“课标”或者是“教学目标”,所以进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大量阅读可以使学习,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变得简单。“学生阅读的材料当中,要求识记的部分越大,学习起来就越难。”如果想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那就应该扩大他的阅读量,至少要二倍于他所识记的教科书。他们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将决定他们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当他给别人讲述自己的思想时,讲述越多,自己也变得越丰盛。
这就是要让学生的知识“活”起来,就必须让他们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取决于课外阅读。只有他们获得了思维,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通过知识获取更多的知识,成绩才会提高。
学生的生命是鲜活的,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必然是鲜活的,它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它因学生个体的不同也千变万化。我们的目的应该当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层面上的发展,学会学习,而不是学习本身。无论是只看重“优秀”层面或者是只着眼“落后”层面的教育教学,都是不科学和不道德的,也都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它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教育的成功。
其实,对于学生发展的“标准化”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很多教师习惯于见到“整齐划一”的场面,习惯于见到同一样的状态,听到同一样的声音,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对于个别学生的“另类”的个体行为常常采取较为极端的管理方式,不是“上纲上线”,就是要 “严厉处罚”,总之是坚持“阶级斗争”、时刻不放松。这种“以小见大”、“小题大做”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群体管理方面是时有发生。
而苏霍姆林斯基恰恰看到了这一点,作为给教师的诸多建议中的一条,他将其放在了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在他看来,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开展教学,也不会在“中途”就把学生远远地落下,更加不会去抱怨哪个学生笨和差。这位大师相信:“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 教师能够看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学生不是抽象的,在钦佩教育家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不由得感叹教师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走在这条极其光荣又极具挑战的道路上,唯有以谦虚、严谨、踏实、求真的作风去研究教育、发展教育。我们不能够因为社会的浮夸而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我们不应该用急躁的心理去面对我们的学生,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即将作为老师,我们都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教育,重读经典,去学习,去认知,去改正,那样,我们的教育,才真正称得上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