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成长相伴
一、成长的困惑
曾经以为“成长”是属于校园里的孩子们,是属于开拓事业的年轻人。可当我越来越读不懂孩子,越来越纠结于自己,越来越困惑周遭时,才忽然明白,人活一世是需要终生成长的。我不知道怎样走出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看到大家都去瑜伽,我也开始了瑜伽之旅;学古筝----实现儿时梦想,指间流淌的古韵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惶恐。渐渐地瑜伽与古筝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可总觉得缺点什么,心里总是不踏实。看到读书营招募,终于知道自己缺的是什么了。我需要的是内心的改变,内心的丰盈,而这些只能靠读书来给予。
二、读书营里的“小透明”
获批入营时,着实兴奋了一段时间,幻想着剽悍开挂的人生从此开始。能量按钮与简书投稿一下子把我打回现实,自己简直是弱爆了。每次写能量按钮都要酝酿好长时间,简书也仅发过不像样的一篇。有些已是两个孩子的宝妈或工作特别繁忙的老铁,一边有条不紊地带娃(工作)一边能高效高质量完成读书营系列任务,还能在读书营做些极致利他的事情(参加各种搞事组、分享金句名言、组建利他小社团)。而这些对于我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各种焦虑纷至沓来,“小透明”成了我在读书营的标签。
三、不逼自己,永远跳不出去自我禁锢的怪圈
工作、生活中不服输的我,是很难接受自己在读书营的“小透明”。三月清单主题营活动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如果面临的是再次被碾压,那就碾压得再彻底一些,然后将自己完全打碎重组.
1.从头开始学习读书
从来没有把读书当成是件很难的事情,但一天一本书这样的尝试却从未有过,而且还要书写清单,定时打卡,既觉得新奇,又有点惶恐。原来那种只凭兴趣、不限时间的读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合了。我之前读书偏好小说类的,在读书营这段时间,看到、听到不少老铁的读书分享,意识到自己在读书方法以及书目选择的误区和局限。所以在主题营中所选的书都是老铁们强烈推荐的,有心理成长类、理财类和学习方法论这三种。还充分借鉴老铁们高效读书方法,尤其一连指导员@小哥的独家秘笈让我受益不少。
2.“完成一件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
------《把时间当作朋友》
书目选好,方法也基本搞定,完成任务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除第一天按计划提前一天完成读书,当天书写清单外,其余几天都是拖延到当天完成读书。原因之一是高估自己阅读速度。尤其第一次接触心理类文章《非暴力沟通》,对一些稍专业术语特别无感,一个小时读不到三十页。原因之二是突发事件打破计划,不得不占用读书时间。所以在读到李笑来老师这句话"完成一件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特别有感触。做事情之前不仅要判断其熟练程度,再估算时间,也要多预留两倍或三倍的时间。
3.“先支付自己,后支付别人”
------《穷爸爸 富爸爸》
《穷爸爸 富爸爸》这本书我读得最轻松、快速,之前对理财知识比较关注,所以书中的大部分知识有感觉又有兴趣,不知不觉一本书就读完了。书中有一个观点让我不得不记住,因为在之后阅读的其它类书中,也都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先支付自己后支付别人”,书中提出用这种方法激发自己的赚钱动力,心理学书中提出“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成长励志类书中的“首先专注个人成长”,这些观点的本质意义都是相同的,可能就是成甲老师所说的“底层规律”吧。这个观点也说明,个人成长很重要,只有一个人的心智成长了,他的思维模式才会改变。所以当我们觉得周遭的一切都不对劲,不要去苛求外物改变,还是要从自己内心开始改变。你的心有多宽广,你看到的世界就有多宽广。
4.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浅”
------《知道 做到》
同事陷入孩子课外作文班两难选择,我根据最近的学习体会从三点帮他做了分析:一是这两个班的老师在课堂其间,是否帮孩子建立输入---输出的过程,上课光讲不练,效果几乎为零;二是不要盲目从两位老师讲授内容的多少来选择,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浅”,充分考虑孩子的注意力和理解力,知识只有通过充分运用才能消化吸收;三是从孩子兴趣出发,哪一位老师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孩子更喜欢哪一位老师的讲课风格。给同事讲了这些,自己的学习思路也清晰了不少。都体验过"知易行难"的尴尬,其实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创造学习实践的机会,也许在你我不经意的聊天间就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曾经以为会是很漫长的十天,就这样勿勿地流走了。让我焦头烂额的十天也将成长我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值得我一再流连回味。为老铁们输出完美实用的清单打call,同样也为自己顺利完成清单而高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先完成再完美。李笑来老师说,实现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目标确定可行性后,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然后逐一去实现。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读书---成长----利他,感恩我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
5361 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