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由来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

张英是清朝安徽省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做官勤奋谨慎,为人豁达大度。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

当张英在京师为官时,家人由于兴建府第,与隔壁吴姓望族因地界不清而打官司。县令鉴于双方都是有权有势的望族,迟迟不敢定案。 于是,家人修书向张英求援。

张英接到家书后,立刻以二十八个字的短诗回复。诗文的内容如下: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函后,立刻主动让出了三尺的土地。吴姓望族见状,也自动让出了三尺的土地。于是,在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人行巷道。

由于张英的豁达,非但化干戈为玉帛,而且造就一段千古佳话。百姓路过此六尺巷道时,均称颂不已,六尺巷因而得名。后来康熙帝知道了这件事,敇立牌坊以彰谦让之德。现存在当地的牌坊,其实是1999年于故园重修时依旧制重建。

目前六尺巷是中国安徽省桐城市的一处历史名胜,有机会,大家应该到现场一览前贤的德风遗迹。


【解析】

古时之人,「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礼让之风蔚为流行,可见当时之人心纯朴良善。

曾几何时,此等谦让豁达之仁风美德,几已不复存在,举目所见,尽是贪婪无厌之风盛行,凡事只为己想,更常为些微小利益,便可争得头破血流。影响所及,人们变得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微信朋友加一大堆,但是知心朋友少的可怜,心也空虚许多了。人与人之间,穷到只剩下钱。

《菜根谭》曰:「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易经》云:「天道之盈也亏,乃视益谦之有无。」

人生在世,应多留点余地给别人,处处予人方便,切忌骄得意满,但看天之盈亏之道,谁不见月至圆满后,但逢十六夜就亏蚀了。人生亦复如此,不是吗?

唐朝布袋和尚曾有一首千古名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退一步,不见得就是损失,因为退一步所换来的「转进时空」,往往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舍得」,就是先有「舍」才能「得」,亦即是「吃亏就是占便宜」之意,您认为呢?


【启示】能忍方为大丈夫

弱者,才会逞强;真正的勇者,他会藏锋示弱。

「忍」字,心头上有一把利刃。古圣先贤提醒我们,为人处事,越是紧要关头,越是要沉得住气,否则极容易在盛怒之下,酿成巨大灾祸。所以说:

忍一分戾气,即增一分祥气。

忍一分仇气,即增一分和气。

忍一分怒气,即增一分瑞气。

忍一个,化得千祥;让一步,即增百福。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容德乃大,吃亏方是福!

希望这则小故事,能带给您一些正向的启发与改变。


您可延伸阅读

人生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别人

一片树叶,如何挽回一条年轻的生命

贫穷可以卖掉,你知道吗?


【关于我】

老曹,一个追求身、心、灵环保的终身志工。

你我认为生活的小事,就是地球生存的大事。

详细介绍:我是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们干行政工作确实不易。。。而且时间长了会有疲倦,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大也许会有一点力不从心,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做一个自...
    管锥一见阅读 368评论 2 9
  • 如果你一直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走,哪怕是走的缓慢,那你的估值总有一天在你所处的环境被低估,当被低估到一定程度时,也就是...
    辉灵有道阅读 264评论 0 0
  • 当一件事情的目标不能确定的时候,后续的东西即不可预测。政府需要考量和平衡的因素随时在变化,需要不断的调整,因此是无...
    浪客诗心阅读 1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