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来自著名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此时的萧红虽不到30岁,但已处于人生的尽头。
一本关于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一本想让人一口气读完的童年回忆,那些深刻印在脑中的人和事,通过这种平静的、荒凉的口吻记录着,那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细致得让人身临其境,尤其是对街坊四邻们每天的生活,对于不分昼夜被打的老胡家团圆媳妇的关注,刻画的真实深切。人们看热闹的心理,在小城生活中无处不在,柴米油盐和习俗节日中的呼兰河城,充满了作者小时候的好奇。后院园子里的动植物是曾经的玩伴,祖母去世后,才知道园子外面的世界,竟然还可以那么多样。
小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在这个地主家孙女眼里是那么的充实,她从小就没有什么别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世上的一切,只是平静的看着而已。但从她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她对这个似乎和她无关联的社会是有感情的,可以看出她是不希望人们持看客心理的,她是不满意那种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子的,她是厌恶那种没有生机的生活的,她喜欢祖父那充满生机的大园子,她期待着新时代的到来。
虽在鲜活的园子里长大,但她仍是寂寞的,她像是小老百姓生活的旁观者,她对那些世俗的热闹其实兴趣不大,在她看来,这些邻居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悲剧的帮凶,是她们无聊导致了“热闹”的产生。过早的懂事,让她的心无处交流。
茅盾说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生活刻板单调,但也不是没有声响和色彩,大街小巷,每一茅舍内,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苦笑和梦呓。在走马灯似的热闹节日和灰黯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有讽刺,也有幽默。讽刺时代的陈旧,讽刺人思想的陈旧,讽刺生活的无奈,幽默戏谑。
萧红,富有天分的文艺女青年,有自己观世界的独特视角,不仅仅基于民族、国家、阶级的立场,而更是站在人性的立场,去观察生命、观察社会,以自己短暂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着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始终带有一种对生命浓烈而深沉的思索,拥有独特丰厚的内心世界。
现在我们已经处在开天辟地的新时代里了,多元、丰富,人性变的独立而优秀,凑热闹的少了,遵循陈规陋习不改的少了,太多鲜活动感的生命个体,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想法。小镇小村在消失,新的非空间社群在形成,就算有看热闹的人,也大多集中在网络上了,不能说这个时代的人性一定比那个时代进步,但至少这是个和平的时代,是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代。个体有灵魂,社会才会有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