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丽丝奇游记》里,柴郡猫说:“我们这儿全是疯子。我是疯子,你也是疯子。”爱丽丝说:“你怎么知道我是疯子?”猫说:“一定的,不然你就不会到这里来了。”
要成功,先发疯。成功者都曾发疯般地坚持走自己的路。
听说写作可以锻炼一个的思维能力,会写作的人思维敏捷,考虑事情周到细密;写作可以理清思路,会写作的人说话有理有序,表达清楚完整;写作可以治愈自己,并不是所有的心事都能向人倾诉,会写作的人,把自己的苦闷、痛苦用文字写出来,痛苦就减少了一半。
于是我这个毕业20多年,毫无写作根底,从小就是个写作“白痴”的“老年人”,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我要学写作。同事们用看“疯子”的眼光扫描我,家人目瞪口呆地望着我,而我义无反顾地投了进去。
3个月后,同事们羡慕嫉妒恨,家人把我当手心里的宝。
刘主编说“任何一个人想写作,不论学历,不论经历,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都可以梦想成真!”我从小语文不及格,作文一塌糊涂,看到刘主编的“0基础写作变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听完第一节课,我的心就沸腾了。
刘主编是谁?他是清华大学硕士,现任有书副总裁,金牌写作培训导师。单月报他写作课的人数远远超过1万。
刘主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把写作这座大山讲得如履平地。从来没有想要写的心,就这样被吸引了。不得不说,刘主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这个写作白痴,听了8次课后,竟然写出了近4000字的稿子,第一次投稿意料之外的过了。
在写作班里,有经验丰富、毫无保留、一对一指点我们写作的导师,有认真负责、时时监督我们学习的班长,有一群志同道合、天天努力学习的小伙伴,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流连忘返。
在课程学习期间,有三次投稿机会,每一次都是一场质的飞跃。每投一次稿,自己就能从导师的一对一指点里获得新生。不管过没过稿,导师都会一对一指点,表扬做得出色的地方,指出不当或需要改正的句子、词语。从结构到内容,从归纳到引用,从语法到错别字,只要有错的地方,导师都会一一指点。
如果说刚开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后来学着学着,写着写着,自己就爱上了这门课,爱上了写作。刘主编手把手教怎样写拆书稿,从格式教起,到内容的填充提炼,结尾如何总结拔高。
他说写拆书稿的方法首先把书读懂,不是读完,懂包括主要内容,文章主旨,创作背景,写作目的,作者简介等。
然后概括出要点,一篇文章可能有无数个要点,你要进行归纳汇总,找出最打动你,最能表现作者主旨的3个要点,一般情况下选三个。把每一个要点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述清楚,举例说明要点。最后,一定要把文章的主旨拔高。
那么写作的前提是读懂书,读书方法就特别重要了。刘主编教的核桃读书法特别实用,还有三栏笔记法:内容、感悟、行动。现在我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看着自己做的读书笔记,收获满满。
以前也看过书,但看完就忘了,甚至连最感人心脾的句子也记不住,更不要说作者的主题思想了,书架上的书全成摆设。
用刘主编教的方法去阅读,读完一本书,通过读书笔记,更能理解这本书的内容,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从书中学到一些知识。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脑袋空空是写不出东西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刘主编教的方法读书,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还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好处,个人快速成长的方式就读书。
“学会写作天地宽”,刘主编的“会说话就会写作”,给我打开了一扇不同寻常的写作之门。在根深蒂固的想法里,认为写作是那些才子佳人、饱读诗书的学究们才能做的事,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0基础学写作”,改变了我的想法,最主要是刘主编的课程非常好,他从基础开始慢慢教,逐步深入到一些写作技巧。刘主编说:“坡道、观点、甜点,一篇文章有了这三点就不会差”,用故事引入观点,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就会让文章生动有趣,结尾拔高则会提升它的高度。
这些技巧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我把它作为一个检查清单,在自己的文章中去查漏补缺,是没有坡道?还是甜点没煮熟?一点一点地改,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学习期间,我最感谢的人是导师!每次作业,导师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再针对缺点下手,就很容易改。导师给我们讲解写作重难点,分析大家的错误,每天吸收一点,写作技巧有了明显提升。
第一次投稿,写不下去时,导师的一句“我相信你,可以写好的”,就像打鸡血一样,让我充满了力量,之前的萎靡不振顿时烟消云散,被认可的感觉太幸福了!
导师在群里每天教一些写作注意事项,甚至为我们开小灶,搬来其他地方优秀作者的分享,教给我们实用的写作技巧。因为有导师这样耐心、仔细、无私的教导,我们学得又快又好,感恩导师!
班长真辛苦!每天都要督促我们学习,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被老师追着写作业。很享受被班长监督的时光,按说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觉完成。但有时候忙碌的生活会忘记学习,有了班长的监督我们学得更好,感谢班长!
21堂课结束后,我整个人都有了巨大的变化,生活也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前每次聚餐,我总是选择离门最近的位置,是众所周知的“门卫”,然后看着别人侃侃而谈,在人群中混得风生水起,自己除了听就只会点头微笑,偶尔被问到,答案不是废话,就是没重点。
21天可以培养一个习惯,我坚持学习47天,在实战训练营里,每天听课、看书、写作。学完《刘主编的21堂写作变现课》后,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每天都用刘主编教的方法阅读,时间紧迫就读一章,写下自己的感悟。书读得多了,写得多了,说话就有了内容,明显感觉自己的逻辑能力提高了。
刘主编说:“结论先行,金字塔原理法。”我把这些运用到工作汇报中,观点先提出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论据支撑观点,最后再汇总。这种汇报方式征服了同事和领导。
看到同事们崇拜的眼光,听到领导说:“非常好!就按这个方案执行。”我心里美滋滋的,看着同事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心里乐翻天,我觉得自己就是一“疯子”。
以前沉迷手机,自从开课后,时间紧迫,我几乎不看朋友圈,每天的空余时间,除了看书就是写作。孩子和老公在我的影响下,也喜欢看书了。
现在孩子主动学习,也不沉迷游戏了。老公也不玩手机了,报名参加技能考试。晚上一家人都安静地各学各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就是言传身教了吧!这个课程改变了我们一家人。
整个实战训练有三次投稿机会,我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投稿,三次都通过了。现在的我每天都要阅读,每天都想写,不写反而难受。报名《刘主编的21堂写作变现课》,是我2021年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课程结束后,所有的内容永久回放。我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永不解散班级群,带给我归属感,看着伙伴们发出的优质文章,除了拼命追赶,没有其他选择了。
永久只对学员开放的投稿通道,督促我坚持写,写出好文章。专门的练手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练笔发出来,比我聪明的人,比我还努力,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更加努力。
导师也会带着我们继续写,给我们介绍发展方向,只要有恒心,哪里都可以发光。其实人啊,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实在、充实 。
人生这条跑道重在执着,赢在坚持。它不是你追就是我赶,有快有慢,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下去就会到达终点站,坚持的路上并不拥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去束缚自己。年龄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为难自己。无论你此刻站在何处,只要知道以后的目标在哪里,目标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导航再好,给的是方向,代替不了车;导师再好,给的是引领,代替不了你自己;平台再好,给的是机会,不好好利用,也是白白浪费。脚下的路,要自己走,心中的梦,没人替你圆。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