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读书节、大课间、运动会的迭代创新
[创意之一]:变传统统一主题读书节为循环读书节
小学传统的读书节要么主题单调,学生乏味;要么主题重复,学生不感兴趣;要么因年龄跨度大,某些年级沦落为陪衬、看客。鉴于此笔者特推出在读书节这一周举办循环读书节的小创意。
所谓循环读书节指的是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一个主题,适合动态读书节活动推荐:
一上下:拼音节、汉字节;
二上下:绘本节、童话节;
三上下:成语节、寓言节;
四上下:诗歌节、古诗节;
五上下:书信节、对联节;
六上下:小说节、戏剧节。
又比如一年级童谣节;二年级童话节;三年级故事节;四年级国学节;五年级名著节;六年级名家节。
这样做照顾到了年龄段,虽然每个年级的主题相同,但对于每届孩子来说又是新鲜的,每个孩子在小学六年就会度渡过六个个性的读书节。另外对学校来说,对每个主题内容都不是零起步,都是在原来基础上不断丰富、补充、拓展、提升,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筹划压力,同时又提升了读书节的品位。
[创意之二]变变整齐划一大课间为大课间行为艺术、体育超市
大课间不分年级年年、月月、天天做广播体操,时间一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做操成了比划、应付。单调、枯燥、乏味、受罪成了大课间的代名词。这样学生被逼参与,参与的主动性、锻炼的效果就大大折扣。
自主开发适合大课间的个性化的校本体育课程:比如有的在广播操、韵律操、交谊舞基础上融进古诗词、国学经典、英语对话、成语接龙等学科内容,使其演变为大课间行为艺术;有的开设武术、太极、柔道、瑜伽等强身、健体的内容,还有的把舞龙、竹竿舞、板凳舞、划旱船等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内容也嫁接到大课间之中,让大课间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不过,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单一活动、重复演练仍然让部分学生不耐烦了。自主开发的校本体育课程也就失去了始初的光环。
创意体育超市:所谓体育超市,就是把学生喜好的各类体育活动器材,摆放在学校各个部位。在活动时间,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任意进行选择。
【体育超市创意的实践运行】
一是体育超市活动项目选择:学校要根据在校生的年龄、性别、级段、身高、健康状况、兴趣喜好及学校场地、资金、师资情况,统筹考虑后,提供活动备选项目,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取舍、修订、补充,最后制定出体育超市活动一览表。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项目要随着季节、学生喜好不断动态调整;要引入一些比如溜溜球、滑板、滑冰、踢踏舞等当前时尚流行的项目;同时也要对传统体育项目如斗拐、老鹰捉小鸡、推铁环、玩陀螺、跳方格、下地棋(石子棋)、站梅花桩、汤秋千等进行适当开发、推广。
二是活动器材的购置:让学生根据体育超市活动一览表所提供的项目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1——2个项目,学校汇总后,再购置相应的充足器材。购置体育器材的经费实现效益最大化——购买的,正是孩子喜欢的,也是项目急需的。需要说明的是,像铁环、陀螺、沙包等尽量让学生在活动课中自己制作;像跳绳、橡皮筋等让学生自带;像梅花桩、秋千、竹竿舞用的竹竿等让体育教师自己开发。
三是活动场地的命名、划分:每个区域可根据活动性质不同分别命名,既可以用名人命名,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内涵等命名。如,篮球场可以命名为“姚明区”、乒乓球场地可以命名为“国球区”或“亚萍区”;跳绳的区域可以命名为“绳采飞扬区;学生活动场地要依据活动特点及学校的实际进行划分,尽量做到互不干扰、互不影响。
四是学生活动项目的选择:大项采取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方法——低年级以引导为主、选择为辅;高年级以自主选择为主,引导为辅;学生活动小项的选择实行志愿制——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及调剂志愿;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尽量满足第二志愿,特殊情况要服从调剂。
五是体育超市的监管:上下午的大课间要升格为学校的公共课;校长是大课间的首席教师,全体教师为大课间协助教师;体育组教师组成活动技术顾问团和监督、考评小分队。学校要依据本校教师的兴趣、特长、爱好统一安排其负责的区域与项目。监管教师的主要职责有:监管教师是本区域学生活动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要对学生活动的质量进行监管和技术指导;大课间前要把活动器材提前摆放到位;大课间结束后要负责学生活动器材回收、整理和保存,尽量避免学生因排队借阅、归还等无效活动时间,确保30分钟的有效活动时间。
六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技艺水平,同时也为孩子们活动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学校要设有体育俱乐部。俱乐部所有的管理、运作等都有学生自己负责。这一是为了锻造学生的身体素质,二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体育俱乐部追求的公平、公正风气,三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当体育比赛或活动的主角是学生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每一次比赛都跟成人组织的不一样,新颖、公正、有趣。
七是要建立大课间所推出的所有活动的校园吉尼斯纪录。要在醒目位置及时公示学校吉尼斯纪录获得者和相关的数据指标;要定期举办校园吉尼斯纪录挑战赛;要对打破吉尼斯纪录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
[创意之三]变参加竞技运动会为参与的趣味运动
以田赛、竞赛为主的中小学传统竞技运动会,确实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传统运动会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过分强调运动项目的竞技性。许多项目技术偏难,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很难完成其技术动作;又比如传统运动会过分突出学生个人能力体现。运动会参与的人数偏少,运动会往往只是为少数同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还比如传统运动会缺少趣味性,因而大大降低了运动本身的观赏性。正由于此,笔者大胆建议各中小学每年不妨举办一次趣味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设计的理念
趣味运动会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淡化活动的个体性、竞技性,强化活动的群体性、灵活性以及参与的广泛性、团体性,体现活动项目的多样性、选择性,增强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