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啃骨头的猫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惯性的思维,大脑通常按照一些固有的“套路”去思考,并且很可能让我们掉入思维陷阱之中。
1.
你在外面的水果摊买了一个西瓜,回家后切开一尝发现非常难吃,不甜不熟还泛着白瓤。
你一边抱怨一边可惜,这要是扔了吧,这么大的西瓜就吃了一口多浪费;这要是吃吧,实在是太不好吃了。最后,你还是坚持的吃了一大半。你确信这是你这辈子吃过的最烂的西瓜了。
上面这种情形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每当我们对某事投入很多精力、金钱和想法时,我们就会掉入思考陷阱:把投入当作坚持的理由,并浪费了更多的精力、金钱和想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无论之后做了什么,过去的投入都无法挽回了。
在《隐性逻辑》一书中,作者给出了解决办法:应该忽略掉那些已经沉没的成本,观察现在的情况,就像还没有任何投入一样。使用社会学者伦西斯·李克特发明的“李克特量表”,让我们跳出思考陷阱,来确认讨论主题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在《冷暴力》一书中,作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指出,家庭亲子关系上,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而这种虐待的方式通常是用言语羞辱孩子,比如一旦孩子做出任何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情,就会用“笨蛋”“胆小鬼”“垃圾”等等具有负面标签的词语辱骂孩子,而孩子从小会不断被这些负面评价充斥,即使在成年以后,也会内心极度自卑、胆小,被负面情绪压抑。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来自百度百科)
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但是那些犯错的人被外界贴上负面的标签后,他人会根据标签来判断犯错者的一切行为。这就是“贴标签效应”。“标签”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无论标签代表的是“好”是“坏”,它对这个人的“自我认识”和“外界对他的认识”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而在这种暗示作用下,被贴标签的人,往往会按照“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隐性逻辑》书中,作者卡尔·诺顿提到我们对周边的人、事、物经常会采用贴标签的方法,因为我们有一大堆的相关经验去证明我们现在看到行为跟他们的个性是相符的。因此会快速的给他们贴上标签,而不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具体的情况。
有一个解决方法是:有意识的思考和观察,在发现更多事实资料后,认知也应该要随时调整。我们得激励甚至强迫自己去思考,而不能依据“刻板印象”在没有深入观察和分析就给别人“贴标签”。
3.
前几天跟飞哥吵了一架。
《战狼2》上映之初,我非常想去看,于是想让他跟我一起。他对国产战争片并不喜欢,但架不住我软磨硬泡就答应跟我一起去。晚上在影院门口见面的时候,他满脸不高兴。原因是他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提到晚上看电影《战狼2》,被同事嘲笑说:这种电影我从来都不会去电影院看,浪费钱。所以他归责到我的身上。我非常生气的指责他:你又没看过,怎么就知道不好看?他语气不善的回到:我不用看都知道不会好看到哪去!我甩下一句“爱看不看”就进了放映厅,他不声不语的跟着我进去了。
等过了几天,他跟同事又去影院看了一遍《战狼2》。回来之后特兴奋的跟我说:你推荐的电影真是太好了!我得谢谢你让我看了一场40亿的电影!我当时气的特别想抽他。
作者在《隐性逻辑》书中提到: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被自己的信仰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束缚,无法接受新观点。一旦大脑形成一种观点,就会用所有现有信息来支持这个观点,并且只记住了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内容。
就像飞哥,原本的经验让他对国产片并不看好,而他同事的话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我怎么说他都自动屏蔽,只记住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内容。
作者卡尔·诺顿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花费更多的时间,运用PQ4Q法把手中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分析,不要先入为主,被曾经的经验所骗,不要害怕丢脸不敢承认自己是错的,要多进行自我批评和反省,多质疑自己的观点。这种态度才会让你在做决定时不以偏概全,让决策更加正确。
《隐性逻辑》是一本帮你搞懂各种套路背后逻辑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卡尔•诺顿是一个语言学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在科隆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0年有余。《隐性逻辑》告诉你:只有了解自己大脑思考的工作原理,以及熟悉各种思维陷阱,并正确运用思维工具,才能正确和有效率地进行思考。
【完】
作者:爱啃骨头的猫咪。
习惯早起,喜欢读书,业余写字,最近又爱上健身。
不吃鱼只啃排骨喝鸡汤的阿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