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说外国的研发投入多少钱,中国投入多少钱,所以中国跟不上。我就特别不爱听这些话。为什么?这些钱都是中国老百姓的,说实在的不容易。没有把前面的东西想好了,投下去就是打水漂。”
2011年11月6日上午,在赴美访问前夕,柳传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时候的柳传志刚完成资金“救火”的任务,两年前的联想集团巨亏9700万美元,2011年11月2日,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在PC行业的排名从老四上升到老二,并连续8个季度保持了行业内最快的增长速度。此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董事长并彻底退出董事会,帅印交给了他所喜欢的杨元庆,柳说,这两年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杨元庆建立起了一个团队。其年,柳传志67岁。
任正非跟柳传志都是生于1944年,在2011年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思华为历史,督促公司的制度改革,展望公司的发展。这一年,华为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
最近以3100万人民币拍下巴菲特20周年慈善午宴的孙宇晨是个90后,他成是北大的风云人物,因为大四时候对学校会商制度的批评而作为“90后先锋”登上了时代华纳旗下第二十六期的《亚洲周刊》封面。
“方向要是没弄对,光努力是不行的”。当下时代,如果现在你生意不好做,工作工资又低,创业又没方向,每个月都要为车贷房贷生活费发愁,想立刻改变自己现状联系栋梁\/迅;贰8玖贰2八八零5七,我愿意手把手的带你改变!
柳传志提出战略就是方向,“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是柳传志管理的核心理念。所谓“贸工技”就是被定下的战略路线嘛。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联想在贸易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一二十后,我们看到了联想卖PC,做投资,搞房地产,还卖过酒,但“技”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或许,还没有到发展技术的时候?
华为一开始也在找方向,任正非为了赚钱还研究过墓碑和减肥药的生意。后来误打误撞做了交换机代理,很快他就决定走产品研发的路线。
实事求是的说,那时候任正非走技术路线也是为了赚钱,因为自己研发的产品利润足够高。当时联想也是靠自主技术研发起家的,但联想可能觉得贸易的钱更容易更快,而任正非则觉得靠技术研发赚钱才是长久之计。两个公司在这个时候的关键是,华为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到产品研发上面,然后用新产品去赚钱,形成了研发赚钱的循环。而联想呢,贸易、投资、房地产,总之是以赚现在的钱为主。
根据华为的数据,华为坚持将每年收入的10%以上(近年约15%)投入到研发,近10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在2018年,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五,截至2018年底,华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805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网上找下联想最近十年的研发投入,看看有没有华为一年的多……
长期重视研发投入被视为华为成功的重要因素。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于近日表示,截至目前,华为在5G技术上的投入已达40亿美元,华为拥有的5G专利技术数量占业界的20%。
截至6月15日,华为目前的5G必要专利声明量已达2160件,排名世界第一,远超第二名诺基亚的1516件。目前,华为全球共达成50个5G合同,5G基站累计发货15万套,全球2/3已发布5G商用网络由华为部署。其中,28个合同来自欧洲,11个来自中东,6个来自亚太、4个来自美洲、1个来自非洲。“我们预计到年底华为还会保持行业领先,将会增长50万个基站。”胡厚崑如是说。
1995年,任正非的目标是让华为“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具有国际中等水平的大公司”,很快,他的目标修改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据说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今天已经没有人再质疑华为的市场地位了。
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销售收入7212亿人民币,净利润593亿人民币。根据联想的年报,2018年联想营业额3422亿元,净利润40亿人民币。杨元庆说,“现在是联想最好的时刻。”
龟兔赛跑多年,赚快钱的终归不如赚慢钱的。
同样是赚快钱,孙宇晨的效率更高。
“作为90后,3000多万其实也并不多”,不要看孙宇晨一顿饭就花了3100万,从广告效应上和借势营销方面说,这个钱他早就赚回来了。
当数字货币玩家和价值投资布道者巴菲特坐在一起,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社会要容忍偏激的人,因为这些人喜欢冲撞规则,喜欢挑战的人往往有很多活力,很多创新,只要把他们引导到对的方向,他们就会做出很大成就。”
2015年,孙宇晨在《鲁豫有约》上侃侃而谈。2018年,孙宇晨领导的波场市值就达到了100亿美元,这距离他2014年回国创业不过才用了4年时间。要知道,1987年成立的华为到2006年销售收入才达到656亿人民币。
对于自己赚钱的速度,孙宇晨估计也很得意。2014年他跟搜狗CEO王小川一起录节目,被当成骗子鄙视,这个仇他记了好几年。“我永远也忘不了他这打量骗子的眼神,他说我是骗子,肯定会失败,和我录节目是耻辱,最后甚至没法录下去。后来不到三年我公司就超过搜狗市值。”
但这说明什么呢,两者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我之所以拿任正非、柳传志、孙宇晨三人作比较,是想告诉大家,创业这个事,不是只以钱来衡量的。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率,而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华为公司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一个较合理的尺度。
我们追求什么呢?
我们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服务。
1998年,任正非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在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核心就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和致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信息网络给人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这种情况下,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由知识、由管理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联想在互联网革命、移动互联网革命中之所以乏善可陈,也与此相关。2004年3月,联想战略性调整大裁员时,联想一位员工写了一篇感想“公司不是家”的文章,引发联想内部对杨元庆“狼性文化”转变的骚动,柳传志说,“我别的都不怕,就怕大家心散了。”
时至今日,华为已经攻进了无人区,任正非身边有了郭平、梁华、徐直军、胡厚崑等各挡一面的人物,而联想呢,今年又提出个“3S战略”,很难说杨元庆、联想到底以什么立足未来。
多年前,柳传志曾说自己特别佩服任正非——他敢往上走,我不行,我做不到;人的性格不同,我真的做不了这样的事。任正非还很谦虚,说他在核心技术上差得很远,可能确实是,但他确实敢于把力量集中起来,去突破制高点。
企业做技术创新,一定要脑子非常清楚,不是匹夫之勇就可以的。在技术创新上任正非比我敢冒险,但他摔下来的时候会很重。我就是行走50米安营扎寨,然后继续。我还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就是一个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任正非捡一条更险的路直接就上去,这点魄力我不如他。
按说家底厚实的联想应该在研发上更有资本,但事实却是从牙缝中省钱的华为在研发上取得了成就。如今75岁的任正非斗志昂扬,与各国记者谈笑风生,华为的活力、实力让人不由惊叹不已。爬山两条路,还是任正非走的这条更正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