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清晨的农贸市场非常热闹,赶集卖货的和买菜的都想趁着清晨,气温还不高,把该卖的蔬菜鱼虾瓜果卖了,再买点肉,给放假在家的孙子孙女买些零食和饮料。
钟家湾农贸市场的鱼市最热闹,这里是方圆五十里最大的镇子,离滁河较近。虽然滁河禁渔令早就颁布了,警察巡河也很勤,但查得再勤也无法查清这土生土长的汉子,他们的渔船藏在河汊的芦苇里,藏在花生秧子里面,警察一走,他们就又干起来了。捕来的鱼要能在农贸市场光明正大地卖,需要说出鱼的来历,他们一般在去镇子卖鱼之前都会把渔船推到村里承包的水库里装模作样地划上几个来回。
在鱼市的最边上,有一些卖鱼的散户。说他们是散户,一是他们平时很少卖鱼,只是偶尔才会有鱼卖;二是他们卖的鱼数量都不多,品种也不一样。那些老鱼贩,看到这些散户来,都会压价把他们的鱼都收购下来,然后再抬高价格出售,赚取差价。这样,散户也节省了时间,可以早点回家,再说他们的鱼也不是花钱买的,多少有点钱赚,他们也满足了。
胡子哥的面前摆放着一只红色塑料水桶,桶里有不少小龙虾。这些小龙虾是他晚上在村子后面的水塘里用“迷魂阵”捕的。他不常到镇子卖鱼的,平时捕点鱼自家吃。今天,他把那几条黄鳝和几条鲫鱼留着自家吃,把这些小龙虾拎到镇子上来卖。
刚才,老鱼贩来过,远远地就喊起来了:“胡子哥,今天拎了什么来了?都给我吧,早点回家,天这么热!”
胡子哥问:“我这有些小龙虾,三爷给什么价?”
被叫三爷的人,是一个光头,上身穿的一件20天小鸡饲料的广告衫,胸前一只毛绒绒的小鸡图案,很是可爱。
三爷伸出右手拎起水桶,试了试,说:“不多啊,不足三斤。”
胡子哥说:“三爷的手比称还准呢!来时称过刚好三斤,这一路上这么热,总要耗掉些水分的。”
“给你十块钱,你早点回家吧!”三爷说。
“这,……”胡子哥为难了。他知道端午节那阵子天小龙虾卖到十五块一斤,平时也能卖到七八块一斤。三爷的面子也不好硬驳,只好说:“三爷,今个我的老太婆说,要我把这些小龙虾送给二舅爷家吃,他家两个孙子放假在家里,我先在这里等着他来,就让他拎走。”
三爷笑笑,哼哼两声,就走过去了。
这时候,一位青年人走了过来,上身穿一个浅灰色T恤,下穿长裤,黑色皮鞋。口中衔着一根很细的香烟。胡子哥认得他,他是村委会的副主任,分管他们村的。
“陈主任,你上街来啦。”胡子哥打着招呼。
陈主任看着胡子哥也热情地打着招呼:“老胡子!卖啥呢?是不是又到河里捕鱼去啦?”
“哪里的话,这是在村后面的水塘里用迷魂阵捕的。陈主任要是喜欢,就把这些虾带回家吃。”
胡子哥知道,警察巡河人手不够,有时候就委托村委会帮忙,陈主任就是村委会里专门负责查办违反禁渔令的人。村里的张老头那天在河里捕了几斤大白鲦,被陈主任发现了,说要按章罚款。在张老头的低声下气的哀求之下,陈主任大发慈悲,说:“看在你一贯老实的份上,这次就不往上报了。你也不要自己对外说!”
张老头千恩万谢,陈主任指了指这鱼,说:“这个……”张老头赶紧说:“你带回家吃。”这件事在村里是人尽皆知的。
陈主任拎了拎水桶,说:“不多啊!”
“要不,称称斤两?”陈主任说。
胡子哥知道是三斤,早上起迷魂阵时,发现一只虾都高兴了半天,总共是36只小龙虾。
胡子哥说:“称啥子啊,你就拎回家吃吧。”
陈主任脸上一阵严肃,说:“我怎么能要你的虾呢?再说,你又不是在河里捕的。我给你钱。”
胡子哥见他真的想要这些虾,就说:“你吃还要什么钱!我就这么爱钱吗?你小看我老胡子了。”
陈主任从裤子口袋里掏钱,摸了摸这边又摸了那边,最后拿出了十块钱,往胡子哥手里塞,胡子哥看了看那十块钱,推开了他的手,说:“就算我老胡子送给你吃的,你能吃我这些虾,也是看得起我啊,钱,你拿走!”
陈主任把手缩了回来,说:“那就谢谢老胡子了,这水桶我明天到你村子带给你。”说着,拎起了水桶,悠哉悠哉地向集市里面走去。
老胡子很无奈,只好空着手回去了。走到鱼市中间,三爷看见他,说:“看着你二舅爷啦?”
胡子哥轻声地“唉,唉”了两声,沿着集市的边上人少的地方,踽踽地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