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说是碎感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第一次读《我与地坛》是在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自己的认知还在青春期,所以对于史铁生的这篇文章更多的理解是与命运的抗争后坚韧不拔的活着,仅此而已。
第二次读是隔了20年之久,在上班的时候看到学生语文课本上的选篇,于是读了起来 。读到最后居然伤心的哭了起来,那是因为我看到了作者写到的母亲的那一片段,这个时候的我也为人母,自己的母亲也是60多,也是进入了老年,当我读到了作者的母亲每天都那么看着儿子在地坛中散步,一个母亲的心一定比作者本人更难受更无力,但确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敢说,只有默默地守候,我想这是不是也是母亲早早离世的原因,因为面对儿子的伤痛自己也是撑不住了吧。
第三次看读是在隔了上次读1年之久,也是因为遇见了柠姐,我又一次遇见了《我与地坛》,这次读是我刚好到了40岁,说是到了不惑之年但是发现自己越来越惑,有太多的迷茫和焦虑,在这个时候又一次读这篇文字,又是不一样的感觉,好像一位人生导师指导自己的内心。文中的地坛,像一个容器,她承载那么多人的情绪,那么多人的辛酸苦辣,就如心理咨询中说到的抱持一样,她很好的抱持了所有人的情绪。地坛又像一个智慧的旁观者一样,看着这里来来往往的所有人,看他们成长,看他们变化,看他们泣不成声,看他们悲痛欲绝,看他们合颜欢笑,所有被看着的人都有同一个归宿,那就是都变老了,都会走向死亡,但是所有被看着的人内心又发生了什么各不一样,有的人开始沉淀开始思考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力量,而有些人可能就仅仅是变老了,当然我还是很想做前者,想着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有点意义,有点价值。昨晚读的时候看到了一对夫妻,他们在总是会在晚上时候手挽手的来地坛,转上一圈就走了,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这一转不是一时而是从他们的青年转到了老年,这是有多么相爱的一对人儿,看着他们的样子内心充满了羡慕,有这样一位伴侣陪伴自己到老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我想这两个人一定很会经营婚姻,我可以学来吗?我的丈夫可以学来吗?面对现在一地鸡毛的日子,我也只有笑一笑。
写到此,很欣慰,那就继续读书吧,一定有更多的美好在书里面。
2024年3月1日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