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几天一直在读《大概念教学》,理论性的东西让我读得有些烦躁,于是目光瞄准了那本久置书架的《窗边的小豆豆》。
果断从书架上取出来,这那看就不忍释手了。做饭的间隙看,孩子玩耍的时候看,睡前看……两天时间,终于看完了黑柳彻子的这本书。当然我只是从前到后看完了本书的文字内容,至于里面的语言表达倒是没有怎么细细体味。
我这个人一向看书都比较心急,若是喜欢看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地看完,这是年少时养成的坏毛病。看理论性的书籍看得的脑壳痛,看这本好像是踏入了一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
这本书的读者多是孩子,而我作为一个成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妈妈,却也看得如痴如醉。这本世界闻名的儿童文学,不同于《特别的女生撒哈拉》的文学性,它是黑柳彻子根据自己幼时被退学转到巴学园的真实经历而作。在这本书中黑柳彻子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关于成长、理解与爱的故事,让人在感动之余,更对教育有了深刻的反思。
故事发生在巴学园,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它是小豆豆心灵的避风港,也是日本乃至全世界传统教育的一次挑战。小豆豆,一个因好奇心旺盛而常被传统教育边缘化的孩子,之所以去巴学园接着读一年级,就是因为上一年级时她就被原先的学校退学了。天真的她在妈妈的保护下,去了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巴学园,她和在这所学校的所有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虽然巴学园只存在八年就在战火中毁坏,但就是那几年的时光,影响了巴学园孩子的一生,小豆豆一直相信小林先生说“小豆豆真是个好孩子”的话,高桥君一直记得小林先生说“你绝对能做到”的话,在小林先生的教育下,巴学园的孩子长大后都非常优秀,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成就。
小林宗作先生,巴学园的灵魂人物,他的教育理念如同一股清流,冲刷着我们对教育固有的认知。他坚信:“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句话,不仅是对小林先生教育哲学的精炼概括,更是对所有孩子天性美好的深情颂歌。它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着未被发掘的潜能与光芒。其实这话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性善论。孔子也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理念。
在巴学园,学校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电车教室,电车图书馆,教室里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刻板的课程表,更没有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小林先生以一种近乎“放任”的态度,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去探索、去学习。这种看似随意的教育方式,实则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它尊重了孩子的个性差异,保护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教育成为了一场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程。
小林先生常言:“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发扬光大。”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教育者的期许,更是对整个社会教育环境的呼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环境与成年人的影响不容小觑。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成为塑造孩子性格、品质的关键因素。
长大后的小豆豆说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小林先生和她妈妈的教育和保护。被退学她不懂,她妈妈也一直没有说过,直到她满二十岁她妈妈才告诉她。她跟小狗洛基玩耍被狗咬到耳朵,她爸妈听从她的意见没有处置洛基,为了找自己掉落的东西,把茅坑里都东西都捞上来,小林校长也只是说让她找到东西后,把厕所恢复原样……她身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坏习惯,她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就像跳,有一次跳到了被报纸覆盖的茅坑里,她喜欢阿泰就给阿泰削铅笔,她为了让残疾的泰明爬树看风景的努力,听别人说学校不好,跑到外面大唱“巴学园好学校,走进一看还是好学校”……小豆豆长大后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她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书里也多次提到她各种缺点,但这正好可以说明小林校长的教育对她的影响之大。
回望自己的教学生涯,我也曾遇到过许多像小豆豆一样“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或许在课堂上难以安坐,或许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但他们那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眼睛,却常常让我看到不一样的光芒。我们经常讨论的就是某某孩子情商特高,脑子还好使,就是不愿意学习。无论是我们身边的例子,还是网上的题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娃都是一提学习鸡飞狗跳,不提学习母慈子孝……
诚然我们有我们的无奈,在现实的压力下,我们往往不得不妥协于成绩与排名,的确忽略了那些真正能够滋养孩子心灵的东西。在现在这样的电子时代,孩子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网络虚虚假假,孩子难以抵挡诱惑,作为师长我们是否真的毫无办法?我们总是抱怨孩子难教,其实细想之下我们又对孩子做出过什么呢?
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教育现状中的种种不足(当然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就是如此内卷焦虑)。它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心灵的启迪与人格的塑造。在这个充满竞争与焦虑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勇敢地守护一片净土,让教育回归其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
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哪里才有巴学园这样的教育乐土?假设真的有这样一所巴学园存在于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敢于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其中?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更是对教育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拷问。
我们肯定免不了担忧这样的教育环境能否让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又或者,我们是否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与成长,放弃一些看似重要的东西,比如分数、排名、甚至是外界的认可?
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良好道德品质、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而这些,正是巴学园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坚守教育的初心,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开放、充满爱的学习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不仅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更是一曲对教育理想的赞歌。它让我们看到,在教育的温柔边界上,有无数可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三月份参加河南第25届语文年会的时候,听到新乡学院的一个教授,网名“金顽童子”的老师讲述他在一所小学里的高参小实践课程,鼓励孩子写东西画画,把写作文改成写着玩,让孩子不怕写,孩子的进步要随时看见……听了讲座后,心里生出了去参观学习的强烈欲望,他所所叙述的学校有种巴学园的味道,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成长,想想都可美。
看完这本书,我什么都不想做,而是抱着手机打了上面这么多字表达我的想法,尽管如此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也许巴学园不能存与现世了,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并非不能构建自己心中的巴学园。一个学校好不好,不是走出了多少高分学生,而是学生在校以及毕业后提及母校时的态度。
读了《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又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只想对自己说:个人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好好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尽量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博迪老师和小林宗作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