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大说 | 关于「手忙心闲」
年底忙碌,慵大像个陀螺,上班时连水都来不及喝,下班路上感觉大脑很空,常常一边走路一边跟庸二哭诉:「嗷嗷嗷 感觉身体被掏空!」
庸二也一样,白日里跟甲方大战三百回合,改设计改到无力,晚上变身男子汉:洗衣机出问题,默默思考修洗衣机;下水道堵塞,自己掏。常常搞到崩溃,可怜兮兮给我来张哭脸。两个人就这样靠各类表情包互相支撑和自嘲,对抗来自生活的压力。
彼时聊到慵慵堂存在的意义,庸二觉得很满足:「它就是让我在绝望的人生当中,还有一个地方让自己觉得:嗯,我们过的还不错诶!当然,还有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你不会让我改设计!」
对,庸二就是这么的阿Q。
说实话,慵慵堂的确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我们的缓冲地带,也是我们想带给这个露水般短暂的世界一些正向能量的自留地。
找到在烦躁和平静之间的「转化按钮」
这个时代人们不可避免要忙碌:事业、家庭、亲子,各方压力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寻得一个可以修复压力的方式,或者找到在烦躁和平静之间的「转化按钮」,保证自己在世俗里忙碌坚硬的同时,还有个柔软放松的大后方。
比如,慵大喜欢在下班之后,写几笔小楷,让饱受数字摧残的大脑,融入到笔画和墨香里面去;
庸二喜欢画画,她能在色彩里面找到静定安乐,顺便「安放自己无处施展的多余的才华」(此句是她的自嘲),还会用自己的狗头单反去摄影,做成明信片;弹吉他、编织、穿念珠,她的好奇心仿佛无尽,常常有新花样。
放弃将心与事「胶着」在一起的状态
「手忙心闲」——将事情与心分开,给心留些空间来接纳美好,不至于在忙碌的生活之后,丢掉对美的感受。
身体越是忙碌,精神越是不能忘记放松。就像写字,若要笔意流畅,先要心无挂碍。若是非常紧张,笔画定不自然,只有放松下来,不担心写得好不好,顺着感觉走,全然存在于当下。
我们的妄想,不是让我们忆念过去,就是担忧未来,能把握当下的时间非常少。
钱钟书有段话写得非常好:「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心没有挂碍,即便现实中的事会有让人焦头烂额的时候,但心还是定静的,是自己的。这时你的心才会滋养外界那个时常会被摧残的肉身,让它积攒继续前行的力量。
庸二曾在一家素食餐厅呆过一段时间,因为人手不够,主做设计的同时,还要身兼数职:榨果汁、打杂、摄影、收银,甚至送外卖。因为对餐厅初期不稳定的焦虑,和身体上压力的考验;心力交瘁的时候,她的老板劝她:「事归事,心归心,凡事为了那个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回报应不强求」
放弃将心与事胶着在一起的状态,也是一种「不执著」:尽最大努力做好手边事,不将心禁囿于成与不成的得失内。
林糊糊的一句话让我非常受用:「一个人和自己呆的越好,快乐指数会越高,你的开心在自己这里,而不在他人那里,否则这种开心是不受控制的。」
庸二说 | 关于「阿Q」:我选择与自己和解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乃一庸人而已
庸二从小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处处谨小慎微,活得小心翼翼;庸二的娘亲却豁达大度,一副不拘小节的洒脱风范。常常教导庸二说:「人要有阿Q(a ki wo 娘亲的扬州发音)精神!」那时候庸二不大能理解娘亲话中的意思。
就这样很累的活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庸二发现,大家都在忙着关注自己,哪有空关注你?抬头仰望茫茫星空,自己真是渺小的可以。有了这种自我安慰,顿觉自在不少。后来,学会了自嘲,并逐渐恶化成自黑。
年龄增长,庸二恍然大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较真何必,气死可惜!仰天大笑出门去,吾乃一庸人而已!
由它去,由它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需要点革命乐观精神
即便事实上还做不到如此乐观豁达,但庸二终于开始明白:阿Q这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对于现实生活中求不得的诸多遗憾,实为一剂良药。娘亲的教导意为让自己学会放下,凡事懂得看开。此时,庸二想同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缺点。因为压力时常是自己给的;别人也许并不在意。
老祖宗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活着需要革命乐观精神,换个角度看问题,能改变的撸起袖子努力干,的确无法改变的那就摊手吧~
庸二的梦想就是:努力做一只快乐的小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