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的人才息息相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必须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聚人、用人、留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人才底气。
注重培训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村干部理论修养,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做”问题,“量身定制”教学套餐,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活动为契机,采取“现场考察+现场体验”的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农技专家、致富能手等进行授课,用力抓实村干部现场教学。紧扣“平台+实践”的思路,以现有微信公众号为主,精选村干部学习内容,实行“每日一送”,架起联系村干部的“空中课堂”。常态化开展知识测试和学习会现场提问,把测试与提问作为检验学习成效、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以督促学、以考验学,帮助村干部巩固提高党务、村务知识。
坚持精心培养。通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结帮带”制度,对每名后备人才明确1名镇分管领导、1名包村干部作为“结帮带”导师,指导帮助其学理论、正思想、学政策、拓视野。帮助后备人才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在乡村振兴、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事务中培养识别人才,择优选择优秀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
坚持严管厚爱并重。一方面,定期对党组织书记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考核研判,通过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擂台比武”,提升服务能力和履职本领。全面落实村干部待遇“一卡通”,按照村干部岗位等级序列足额兑现报酬,落实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资金兑现,切实增加村干部待遇。另一方面,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民主评议制,采取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村干部考核工作,建立健全不称职村干部调整制度,建立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建立并落实坐班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和村级民主理财制度,建立村干部档案管理制度,用制度监管村干部,同时也是对村干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