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周了,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玩手机的状态。
现在是第三周,第一周我信心满满给自己制定了各种计划,觉得自己一定会完成的,一没有按照计划来就觉得十分愧疚,就会狠狠谴责自己,让自己赶紧动起来不再无所事事。
知乎上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话题“超级自律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膜拜回答这个问题的所谓大神,原来成功的人是如此自律,那个动力整整然后持续了一周。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呢?大概是上周六出去玩了吧。和学姐谈心,学姐说这人呐,一旦出去玩心就容易散。确实是这样,现在的我已经溃不成军了。学姐又劝我,你现在才大二,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多出去走走看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自然而然就会沉下心来。是这样的吗?我也不知道。
我是学应用心理学的,立志要考研,第一周恨不得将一分时间当成两分花,第二周处在挣扎的边缘,第三周已经完全颓废。自律自律,能做到的也就只有七点起,下午14点睡个午觉而已。这人呐,惰性怎么就这么大呢?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老师给我们规划过我们未来的蓝图,在大学当一个老师,每周教一两节课然后休息两天,每个月拿着能养活自己的工资,还有带薪的寒暑假,多好啊。是啊,多好啊,可是这种不纠结的未来需要你们现在下苦工夫,谁要是下苦工夫谁未来就不纠结。
纠结概括了人生所有的选择。高中要是下苦工夫了,报志愿的时候也不必纠结,选来选去也就只有二本;现在要是下苦工夫了,将来考研也不会为那一点分数纠结;将来要是下苦工夫了,规划的蓝图还会纠结吗?
高考成绩,决定着你的学校,决定着你将来的学校。作为一个二流学校的学生,和那些一流的,重点的学校,差就差在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师资力量。我这是在怪环境?不!我只是在反思我自己,当一个人处于劣势环境时,就更应该向高处爬,不怨天尤人,不期期艾艾,在逆境中成才的人才不简单。
我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离外省的学校?不就是为了能做主自己的未来吗?我为什么花六百多买了一个kindle?不就是为了能提升自己吗?我当初为什么买羽毛球?不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吗?我当初为什么买了跑鞋?不就是为了夜跑吗?
人在迷茫懒惰的时候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初心吧,那才是最纯粹的力量,支撑着你一直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