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特别是人物传记类的,最前面几章肯定会介绍主人公的科举经历,不知你怎么样,我反正每次都是一头雾水,一方面是名称太多,另一方面是书中介绍的不详细,最近在读曾国藩,本想跨过科举这一块,但曾国藩整个人生和科举关系太大,索性我查了资料,弄清了这科举到底是个什么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科举制度从隋朝就开始有了,到了明清两代更是发扬光大,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机制。明朝以前,科举制度还是很科学的,学子们写文章尽可畅所欲言,没太多条条框框,和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申论差不多。到了明朝中期,也不知是哪位老夫子,非得给文章定个格式,什么破题,承题,起讲等等,总共八个部分,这就是遗臭万年的八股文。文章看着到是舒服了,殊不知却很大程度限制了读书人的思维,这对人才的选拔是致命的。
清朝入关后,就直接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在考科举之前,还有个资格考试,叫童试,童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就是在县里(相当于现在的县)先考一回,一般在每年的二月份进行,一连考五场,接下来是府试(相当于地级市)在考一回,一般是四月份进行,县试和府试都通过了,被称为童生,最后是院试,三年举行一次,要到省城去考,院试考过了,就是秀才了。要注意,童生只是科举的一个阶段,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有很多人到死也只是个老童生。
哈哈,脑子乱了没有?看到这里,明白了吧,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从县里一直杀到省里,这个竞争你懂得。考中了秀才,虽然不当官,但已经有很多优势了,不用服徭役,见到县官可以不下跪,不能随便用刑,因为自古“刑不上大夫”,秀才也属于士大夫一类。曾国藩就是在秀才这一关卡了壳,连着考了七次,23岁那年才考上。曾国藩后来总结原因,主要因为老师不行,只会教他死记硬背,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曾国藩的老师是谁?是他的父亲,曾麟书,他的父亲更笨,连着考了17次,43岁才考中秀才,老师都这么笨,教出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爷俩经常一块去省城考试,这也是一大奇观吧!哈哈
分析出原因,曾国藩就果断的换了老师,开始外出求学,到哪里?湖南岳麓书院,这下好了,终于考过秀才。考中了秀才才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科举又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三年一次,在省城里考,考中的被称为举人,“范进中举”就是考中举人。曾国藩虽然慢,但基础打得好,一次就考过了乡试,成为举人。会试会在第二年考,得去京城考试,这就是进京赶考,这次要难的多,因为全国的佼佼者都来参加。会试考中了被称为贡士,曾国藩就没这么幸运了,三年一度的会试没过,如果这中间遇到皇家有喜事,皇帝一高兴,会在增加一次考试,称为恩科,曾国藩有幸赶上了,所以第二年又考了一回,可惜,还是没过。两年后,第三次,曾国藩终于考上了,成为了贡士。
会试过了,接下来就是殿试,殿试录取分三等,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三甲若干。只有通过殿试的才能叫进士。曾国藩殿试成绩是三甲四十二名,年仅27岁,这个年纪中进士是非常年轻的,翰林院中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7岁,曾国藩整整提前了十年,反观他的那些同学,虽说早早考中了秀才,但一直就是秀才,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曾国藩坐火箭似得一直往上走。所以,输在起跑线上没关系,基础一定得打牢,后期一样可以反超。
一般,只要中了进士,多少都得给个官做做,要么去地方,要么到翰林院,那么翰林院又是怎么回事呢?进士们为什么削尖了脑袋都要进翰林?翰林院工资多少?曾国藩只是三甲,为何有资格进翰林院?请关注下篇。
看完这些,我只想弱弱的问一句,您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