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品指数:中品 7分
2017年暑期热播剧《楚乔传》在令我们赏心悦目欣赏俊男美女的同时,也引起了当代人的深思。正如剧中楚乔曾说的:‘这个世界,还有另一种东西凌驾于爱情和自由之上,值得你为之付出一切去守护,那就是信仰。’
这部剧和很多古偶剧不尽相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是因为该剧要讲述的不是甜甜腻腻的爱情,不是随随便便的自由,而是一种值得守护的信仰。因信仰而聚,因信仰而散,宇文玥以善去恶,燕洵以暴易暴,楚乔要的不是王朝的更迭,而是时代的终结——释奴止戈,这便是他们各自的信仰。
剧中形形色色的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但却不尽相同:楚乔是信仰者,宇文玥是先驱者,燕洵是毁灭者,萧策是伪装者,但无论是谁,都有着自己那一份执拗和坚守,你不能说他是对,也不能说他是错,信仰也是一种自由,因为每个人的信仰都不尽相同。
楚乔的经历便是一个诠释人的信仰的完美历程:她经历过屈辱和悲哀,但却无法动摇对信仰的向往;她遇到过缘分和情分,但却时刻铭记对信仰的追求;无论是悲凉与豪迈,都不忘对信仰的守护;无论爱恨如何取舍,都对信仰一如既往地坚持。
那么问题来了:何为信仰?信仰到底是什么?
其实信仰便是对善与美,爱与义的守护。剧中前期无忧无虑的贵族少年燕洵,虽然身为贵族,却丝毫不令人讨厌,而相比之下,宇文怀、赵西风之流就是大坏蛋了,这是因为少年燕洵有着对善与美的追求,知道生命的可贵。而在家族巨变之后,这种气质便永远随着皇室的屠戮而消失,燕洵的信仰崩塌了,或者说他的信仰变成了一种疯狂。燕洵确实是一个‘精致的人儿’,前期‘精致的胡闹’与后期‘精致的报复’都使得这一形象更加丰满难忘,而相比于黑化来说,我们更喜欢那个坐在树上撩拨着楚乔的快乐少年。
在剧的一开始,楚乔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记不得过去,看不清未来。’开头结尾相呼应,开头风云令隐,则过去隐,是为记不得过去;结尾风云令现,则未来现,是为看得清未来。
电视剧一开始楚乔便已经结束了,电视剧一结束楚乔才刚刚开始,游离于破碎记忆片段中的楚乔已经尘封,而大梦初醒后的楚乔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人生,新的名字。重来便是再生,唯有信仰者有此大力量,天大的打击和失落,不过是追求信仰途中一块小小的绊脚石,绊脚了,摔倒了,那又怎么样,我们可以站起来接着走,大不了从头再来!
信仰永远都是一个人心中的坚守,而眼睛是心之窗。楚乔眼神之传神,实为剧中神来之笔,观众看着楚乔的眼睛便可以看出楚乔对信仰的诠释:大梦初醒时目光之呆滞,猎场搏狼时眼光之凌厉,同伴中箭时内心之悲痛蕴于神情之震骇麻木中,无一不表现得恰到好处;仰视燕洵时,眼神之坚定不屈,甚至带有一股傲气;回忆血腥时的深恶痛绝,面对临惜时的感动落泪,临惜之死时嫉妒悲伤甚至有些颓废;刺杀宇文席时见其冷漠凌厉,“天不收你,我来收”的气势。楚乔‘纤纤弱草,能抗顽石’的坚毅品格就从眼睛中发散出来。
面临绝望,信仰不改。九幽台一幕令我们且感且佩,燕洵的表情不断变化,丧钟敲响时的勇决面对,圣旨宣读后的悲愤抗争,白笙撞鼎时的撕心裂肺,这段白笙临死之前的情景回忆也是全剧最有意境的一幕:暮水残阳之凄美,白云黄沙之寥廓,碧湖清波之空灵,草原之上,人家落落,旭日之边,伊人独来。直到死,白笙的信仰依旧留在了故乡的家。
面临生死,信仰永存。反出长安一节中,楚乔单枪匹马去救援秀丽军,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对承诺的履行和责任的担当,更是信仰的开启。斩开城门的一刻,楚乔带来了希望,化解了变绝;重拾军旗的一刻,叛军变铁军,楚乔带来了荣耀,一句“我要带你们回家”,彰显的不唯是人生的回归,更是信念的归宿,燕北便是信仰,便是你们的家。小小的身躯里燃烧着的熊熊火焰,便是可以燎原的人生信仰,有此,方有真正的人生。
卢梭曾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下,能坚守着一颗不动摇的‘良心’,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我们需要坚守的信仰。时刻记着自己想要什么,大家想要什么,只要是正确的道路,那即使是一条路走到黑,又能如何,没有人会笑你愚蠢,他们只会佩服你,因为那是他们不能坚持的事情。
楚乔的故事到此为止,《楚乔传》的故事却刚刚开始。
关于《楚乔传》这部剧,观众最为诟病的便是后期制作问题,这其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具体来说。
第一,调色问题,色彩艳丽,亮瞎眼睛成为主要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调色艳丽这个词语不是贬义词,这里以诗歌发展为例,唐初和南唐后主的诗词风格便是奢靡艳丽的,但这并不影响上官体成为一代佳作,因为艳丽和质朴厚重都是诗歌需要的,关键是合理搭配,电视剧也是如此。这个调色问题分为两个部分,看预告片片花,调色就很有感觉,并无艳丽之感。前期的艳丽奢靡就是渲染一种紫醉金迷的奢靡之风。后期进入战争阶段,调色略微变得苍凉古朴一些,但可惜的是制作方未能于此好好发挥,没能很好地制作出一个两极化分从而形成的强烈对比,从而大大降低了影视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第二,配音问题,先不说除了第一集之外,配音已经基本和口型吻合了,就单单以影视配音而论,重点不是口型能否对上,而是音质和人物形象能否吻合,当时花千骨的配音便是个成功典范,小骨的配音充分体现了一种稚嫩活泼的感觉,而白子画配音也是颇有感染力的重音与云淡风轻结合,总体上是成功的。
楚乔的配音有一种骨子里的隐忍与冷漠,虽然剑未出鞘,已闻杀伐之音,而不失女儿情怀。宇文玥的配音很熟悉,听起来不偏不倚,很舒服,燕洵的配音略微有些难,因为这个人物性格变化会很大,所以对于配音也有一定难度,前后期的音质上略微有些刻意的痕迹,相比之下淳儿的配音倒是没什么问题。电视剧是艺术,看的是内涵韵味,不是外在形式,电视剧演得是人物形象,精神思想,拼的是演技制作剧情良心,不是炒作捞钱表面工程,过分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上,不免有些本末倒置。
第三,抠图问题,什么是抠图,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借助了绿幕来进行拍摄,多多少少都属于抠图,但是,这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因为抠图是影视界必备的一种艺术手法,就是为了解决一些不能或是因为某些因素难以做到的时空问题而采取的。
抠图用在小说里就是:把特定的人物放到特定的环境中,从而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它之所以被诟病,实际上不是抠图的过失,而是抠图背后的演员态度问题,显然对于楚乔传,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楚乔传》的场景布局的确存在问题:布局布景不够开阔,崇尚虚化,这就给人一种模糊感和虚假感了。
第四,歌曲问题,主题曲《望》是逐渐蜕变成英雄谍者楚乔的内心之路,是战斗之歌。片尾曲《心之焰》“楚乔”从卑微女奴到心怀天下领袖的成长过程打动,是奉献之歌。插曲《学不会》有物不可摧的信仰坚硬如铁,是一首铁血柔情之歌。
第五,打斗问题,剧中的近身搏斗的确演绎的很好,很有节奏感和美感,背景音乐也平添几分协调性,很符合楚乔的风格。同样是近身打斗,阿楚和宇文的练习被观众称为“尬舞”,这是一种舞蹈美式的武打风格,与对敌打斗一刚一柔,相辅相成,干净利落的进击搏斗也是颇为养眼。
于总体而言,《楚乔传》的内在要大于外在,精神优于制作;于部分而言,观众大失所望,因为此剧烂尾,第二部更是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