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子从书院回来,要面对学校生活了,十岁了,还没有走进过体制学校的大门,回来的这段日子,阶段性的安排他上点补习班,学习数学英语,先适应一下,下午就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枪战,有一天,急匆匆的跑回来告诉我说,妈妈,我想带好朋友来家里,我说你才回来几天,哪有什么好朋友,家里也有点乱,不要带来了吧,他着急的有点想哭,噘着嘴,不高兴的出去了。
当时,我反思了一下,想想我小时候,也想带朋友回家来玩,妈妈虽然没说不同意,但是,我感觉妈妈不高兴,走了之后也唠唠叨叨的说我,着件事多少还是有点阴影。
过了几天,我问子谦,你给我说说那个朋友的情况吧,儿子说,豆哥学习好,他妈妈开书店,还喜欢书法,你看看是不是和您有点像?我们可不可以做好朋友呢?
我说,家里有点乱的,收好了再来吧,儿子说,我也去过豆哥家,也差不多吧,不要紧……他还会安慰这个不擅理家的妈妈了。
我说那好吧,你俩想一起玩就玩吧。
,关键是我看到他和这个孩子在一起之后的很多变化,之前可是不早起的,认识豆哥这段时间,早上七点就要起来出去锻炼,说是豆哥爸爸妈妈都陪他打篮球,打羽毛球,运动呢!
听着我还有点内疚,觉得别人父母做的好,应该学习,有一天,我也陪着子谦出去,他俩在广场玩打卡,也运动一会,那天见到了豆哥的父母,简短聊了几句,也还挺投缘的!
孩子读了几年经典,有了自己的择友观,见贤思齐,遇到学习,品德都优秀的孩子就慢慢走到一起,虽然不是同龄,但是一样可以玩的开心,子谦总是容易和大孩子交朋友,最大的一个好朋友在山东,都十九岁了,分开了,还要时不时的联系,叙叙旧。祝福小宝友谊长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