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或许是我们自己 最初看这部片子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忘了是胡泊老师的媒体研究,还是周变态的作品评析;最初被这部片子吸引正是因为他的题记。这短短的十五个字,却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回忆、有思索、有憧憬。
五十分钟,我们都是旁观者,旁观着儿时的我们,想象着我们的孩子。重温这部纪录片,满目就是两个字:孤独。现在的幼儿园,甚至中小学还是这样,一道一道紧闭的院门、铁栅栏,从三四岁开始,而后的十几年我们都被禁锢在这一座座闹市里的孤岛上,向往着外面的世界,而终于有一天,我们终于踏上实实在在的陆地、异彩纷呈的世界,却又踟蹰不前。 张以庆导演好像也比较钟情于表现孤独。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片中一大半镜头都是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小班入院第一天,条纹孩儿对着紧闭的门哭闹: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一直乱转,镜头里没有第二个人。镜头切换,每一张脸都是懵懂、每一双眼都饱含泪水。离开温暖的家,被丢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成年人都很难适应,更何况孩子?!午睡后,一孩儿穿外套,死也穿不上,费劲脱下,往床上一扔,说了句:烦人!又把T恤也脱了,换上了衬衫,呲牙咧嘴的扣上扣子,打个喷嚏走了。——后来才知道他总是那个被最后接走的孩子。当学校没人了,他一个人坐在活动时门口,守望着两个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入口,这个景深镜头总是让我特别心酸;一孩儿坐在地上木然的穿鞋;一孩儿貌似凉鞋坏了,修了半天,哭了……印象最深的还是条纹孩儿,几天之后,不哭了,常常一个人趴在课桌上,不声不响。但是星期五,妈妈来接的时候还是一个人趴在桌子上抹眼泪;还有男孩儿摞椅子的画面,怎么也摞不好,画面定格在孩子和他搬着的跟他一样高的椅子……
即使在群体活动中,很多孩子依然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这又是一种何等的孤独呢?一群小孩儿中的一个对一个小女孩儿说,你莫挨着我坐啊!对面小孩帮腔,我不喜欢你对着我坐,你听到了没?先前那个白了女孩一眼,征求认同似的对其他孩子说,看到她就心烦啊,是吧?!是啊!幼儿园里也有江湖啊!这就是所谓的生存法则吧?这里充斥的也常常是打和被打。然而孩子的世界打过哭过之后又玩儿在一起。孩子的世界虽然孤独,但还是很纯粹的,有小秘密、有小欢乐、有大向往……
幼儿园的大门把孩子和这个世界隔开的,孩子们透过门缝、掰开百合窗观望明媚的阳光。我想,他们是不理解为何生活在这座孤岛上,只有爸爸妈妈来接才可以离开。正如当初的我们,我们按照约定俗成按部就班的做着每一个年龄段该做的事,任何一点偏离就会造成无数人的焦虑。而这样的生活依然在重复着,或许是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孩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