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本章出自:为政篇
【注释】
①季康子:鲁大夫季桓子之子,鲁国正卿,“康”是谥号。 ②以:通“与”,和。 ③劝:勉励的意思。
【翻译】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
【感悟】
季康子身为鲁国的正卿,是鲁国当时的三大权臣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他问得比较具体,就是怎样才能让百姓恭敬、忠诚,而且相互之间勉励为善,从而实现社会安定。
而孔子针对这三个目标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求为政者庄重肃穆、孝亲慈众、举善教不能。
也就是说民众的“敬”和“忠”要以国君的庄重姿态、仁孝慈爱之心去换取。
而执政者希望民众自强自立、团结向善,这一点就比较难了。孔子认为,执政者要做到任人唯贤,选拔那些道德素养高的人为官,再用心教育培养那些能力较差的人,用先进带动后进,并把这种风气推广到百姓中间去,这样就能形成共同进步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