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道酬信y
我们都有过嚼泡泡糖的经历,但是能把嚼泡泡糖的方法运用到读书中,你听说过吗?
以前就听说过泡泡糖阅读法,没有认真了解过,今天听了李拓老师的课程,受益匪浅。
李拓老师把他总结出来的这个阅读方法叫做泡泡糖阅读法,听完课程,仔细回味一下自己嚼泡泡糖的过程,觉得很贴切。
泡泡糖阅读法具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甜头:疑问和期待。
酸痛:不满和鄙视
吹泡:金句摘抄
吐出来:逻辑总结
包好:书籍内化
甜头就是我们对一本书的疑问和期待,开始不知道这本书会告诉我们什么,嚼的时间久了就没味了,就是说任何一本书拿起来读的时候都会产生疑问,可以有质疑的部分,这些就是不满。
嚼到没味后就可以吹泡了,就是把书中好的内容展示给大家,叫金句摘抄,最后吐出来时变成了你自己加工的形状,就是把书里的内容变成你自己的知识。
具体如何实现泡泡糖阅读法,李拓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用A4纸快速吸收一本书,把一张A4纸的四个角对折,分成四个区域。
消极感受包括错别字,或者没有解决你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你觉得字太满了,所有的消极感受。
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发现之前的消极问题解决了,那么就把你的认可,触动的点,或者书中的案例让你想起谁,书中的亮点,都写到下面。
右边写金句摘抄,贴切案例,幽默搞笑的段子。
左边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梳理这本书的逻辑,叫做自创目录。
所有的工作做完后,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书胆,这句话代表你对整本书的核心印象,这句话很有价值。
我的感受是:
1.以前读书只记录哪些内容对我有用,我该如何做,从没有想过消极感受。
2.没有考虑过自创目录。
3.觉得泡泡糖阅读法比较全面,积极感受,消极感受,都想到了。
这个方法可实践,可操作性非常高,不仅可以用在讲书稿里,我认为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写读书笔记,掌握好这个方法,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讲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