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们是否真的懂得自己,真的会爱自己。答案是:N O!
而这本书,将提供某种所谓答案。通过本书,你不仅能做到深度了解自己,还能有勇气尝试充满松弛感地生活。
《不原谅也没关系》读书心得(三)
前面提到四种疗愈方法,分别是认知疗愈、情绪疗愈、灵性疗愈和身体疗愈。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前两种疗愈方式。
关于认知疗愈
认知疗愈的重点:是识别并消除童年时被灌输的破坏性想法和思维,选择健康准确的方式看待我们自己。
心理障碍患者内心被父母植入了自我憎恨的内在批判,认知疗愈就是摆脱这种恶性内在批判。人为什么会自我憎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两个心理学前提:
第一有关身份认同。是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那么我是谁?如果我被认定为一个可恶的人,我便会自我憎恨。
第二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关。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自我代表自我的意识,超我代表的是道德判断。认知疗愈就要厘清创伤性儿童内心中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如果自我屈服于超我的批判,也就是超我的评价标准,我便会自我憎恨。
超我:童年时期,超我的代表是父母意志。在童年时期,父母代表着绝对的道德高度,孩子会无条件认为父母行为是正确的,父母的话语是权威的。创伤性儿童会把身份认同和超我融合,然而可悲的是,在创伤性家庭中的孩子,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以父母意志为载体的超我,最后变成有毒的内在批判,不停地否定自己,不停地给自己挑刺儿。人在幼年时,是没有分辨能力的。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有挫败感,会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是有致命缺陷的。他因此惭愧内疚,害怕会被惩罚。
于是,灾难化的想象成为一种强迫行为,脑海里满是灾难性的情节和画面。创伤性儿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实这就是内耗。她的大部分精力用于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用于想象自我否定后的灾难场面。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成年内化成了无意识的习惯,在我们生命中恶性循环。
自我:自我不是超我,自我代表“自我意识”或“我的身份认同”。
健康的自我是一个友好对待自己的心灵管理者,不健康的自我认同恶性内在的批判,对自己充满敌意和否定。或者可以说,当自我认同超我,认同内在批判者时,他病了,表现为自我发展停滞。由于不健康自我的存在,将导致患者无法拥有健康自我,一系列心理障碍因此而生。
对于创伤性家庭心理障碍患者而言,准确了解父母对你的健康自我造成的伤害是关键性的一步。这才是进行疗愈的源头,也是真正的病因。
了解以上道理的过程也是认知疗愈的开始,这即是早期疗愈,早期疗愈通常来自外界,比如书本,老师,作家,朋友或咨询师。
认知疗愈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疗愈,体现为正念的产生。
在心理学中,正念指用一段专注的时间,充分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做任何判断,分析和反应。正念结合自我观察与自我同情,可以让你从客观和自我接纳的视角观察自己,它是健康自我所具有的重要功能。
正念是对自己内在体验的良性好奇心,是一种内省。它的作用有二:识别创伤性家庭习得的不健康的观念和观点,也就是幼年时形成的恶性内在批判;帮助突破童年经历带来的心理束缚,摆脱内在批判的恶性评价,从而引导患者疗愈自己,最终培养相对健康的自我。
关于情绪疗愈
情绪疗愈在于恢复我们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一种管理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越高说明一个人的心理越健康,说明他拥有一个健康的自我。而心理障碍患者往往表现为情绪智力低下。为了获得较高的情绪智力,需要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情绪疗愈。
那么,我们的情绪智力为什么出了问题,是什么导致我们情绪智力低下?
第一个原因来自社会层面。
我们的社会文化只认可和允许积极情绪体验,普通人也往往只接受积极情绪,而拒绝消极情绪。事实上,人类的感受往往自相矛盾,并经常在两种相反的极端情感之间摇摆。这是人的“情绪天性”无所谓好坏。但我们的社会往往只认可积极情绪。于是出现两种情况:强迫性试图避免那些被否定的情绪;压制某一种情绪,往往导致对所有情绪的压制,于是人会变得麻木。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孤独,疏离,分心成瘾,很大程度是因为被迫去拒绝,去病态化,甚至因许多正常的情绪状态而惩罚自己或他人。
对消极情绪的排斥和压制导致情绪贫瘠。人只有无差别地接受所有情绪,才会有完全健康的心智,拥有坚定的自尊并享受真正的幸福。
“成功地识别和管理自身的情绪并恰当地回应他人情绪的能力”称为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的高低体现在接纳所有情绪的程度上,情绪智力高意味着一个人有足够强大的自尊,这足以支持他在所有情绪状态下都能对自己敞开心扉。
另外一个原因来自家庭层面。
情绪虐待是对情绪智力的攻击。创伤性家庭以双重模式来损害孩子的情绪智力:他们因孩子表达了情绪而虐待孩子,同时用自己毒性的情绪表达方式来虐待孩子。这是对孩子情绪智力的“屠戮”,也就是情绪虐待。(有的家庭甚至因为孩子显露愉快情绪而遭到攻击)
情绪虐待几乎总是伴随着情感遗弃,对此最令人心酸的描述是“不被父母喜欢”。很多制造创伤的父母都声称爱自己的孩子,但却通过无数方式体现出他们根本不喜欢孩子。
孩子的情绪表达遭到了父母强烈的厌恶性攻击,以致孩子所有的情绪体验都立刻转化为了毒性羞耻感,毒性羞耻感就是内在自我批判者的情感。
家庭和社会对我们的“情绪天性”打出一套致命的组合拳。我们的情绪智力因此受限,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即使是做很小的决定都会非常纠结,不断挣扎。而情绪疗愈的意义便在于恢复情绪智力。
随着情绪智力的逐渐恢复,正念开始延伸至我们的情绪层面,这有助于我们不再主动自发地从自己的感觉中解离。然后,我们开始学会识别自己的感觉,并选择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它们。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进而帮助我们更轻松,更好地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