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爷爷特别喜欢听平影戏、评剧,电视里也经常放京剧,我也耳濡目染,可就是喜欢不上,觉得慢慢悠悠,咿咿呀呀的好无聊啊
直到大学,那时候我特别想当一名主持人,但非科班出身的我,即便有机会,我估计也得是以非大众的节目作为敲门砖,所以我干脆想到从年轻人都不太关注的戏曲节目入手。于是那个时候,我从图书馆借了很多戏曲节目的书籍,了解京剧的行当、服饰、化妆、派别等,为了弥补在播音主持上的不足,我只好在戏曲专业上下功夫,除了了解理论知识以外,我还找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京剧片段,下载到手机上听
我记得我听的第一个就是梅派《玉堂春》里的《苏三起解》片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实小时候就听过,其实有很多人都会哼哼,尤其是第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我先以这段比较喜欢又熟悉的为突破口,因为梅派的声音确实空灵仙气,先以这个把兴趣建立起来,至少不会太排斥
第二个我听的是李胜素和于魁智合唱的《四郎探母》选段,也是节奏很快的那种皮黄唱腔,说实话,直到现在我也最爱听皮黄
所以开始我选的都是梅派的经典皮黄选段,单纯就是为了节奏好听,先把自己吸引住,后来我又听了梅派的《穆桂英挂帅》选段“猛听得金鼓响”,《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而且自己也跟着学会了唱,虽然不是专业的唱,但至少可以大体不错地唱下来。然后也听和学了我的家乡戏评剧《花为媒》选段“报花名”“闯洞房”,《杨三姐告状》选段“杨母哭灵”“尊厅长休要怒气发”,以及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那三声炮”
但不知不觉得,我开始喜欢听一些戏曲了,尤其是京剧,觉得京剧里的皮黄旋律特别好听,直到毕业了,我也没有能做成主持人,也没能做成戏曲节目,但是爱听京剧和其他一些戏曲的爱好倒是培养起来了,可以说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渐渐听得多了,自己也接触到了其他派别,我也渐渐从只迷恋梅派转到程派,第一次听程派是张火丁和于魁智合唱的《武家坡》选段,说实话,我第一次听程派时特别不适应,因为习惯了梅派的高亢靓丽的嗓音,乍一听张火丁这种迂回闷嗓特别不适用,我还以为是个业余演员呢,后来因为是皮黄旋律,经常听,所以慢慢的喜欢上这种闷嗓唱腔了,也知道程派后期的特点就是这样,也知道了程派第三代传人张火丁的个人票房魅力
还有一些京剧曲目,会让你被京剧的真功夫所折服,比如《三岔口》这段折子戏,一招一式,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心推荐那些不喜欢看或是没看过京剧的人去看一场这出折子戏,两人的默契表演、打斗,一个个跟头把式,一个个力辨的眼神,是那么的有力量那么的大放光彩,让人看了不得不服,不得不承认: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说实话,我第一次去现场看,也是我第一次现场看“武打片”,心情久久都没有稳定下来,被惊到,被帅到,被征服到,或许这就是京剧的另一个魅力所在
再到后来,我开始从迷恋唱腔、动作到迷恋戏词了,因为我觉得古老的戏词里有很多人生道理和老话,是现在互联网社会不会经常说的,戏里的故事也都在讲述着为人的道理并含有一些哲理,最有代表性的我觉得要数《锁麟囊》了,其实我第一次看完这部戏,我就想到了高中哲学政治里讲的“因果关系”“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其实这部戏要揭示的应该是因果循环、善恶报应等道理
这部戏薛湘灵的故事告诉我为富切莫娇嗔,受穷也不必怨天尤人,为富也要积德行善,受穷才能柳暗花明。就像戏词里唱的那样“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新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如此报,亏我当初赠木桃”。讲的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所以,有不少好的戏曲都在讲述着如何做人做事,而这些最为传统最为简单的道理,在年轻人快节奏的社会里越显弥贵,恐怕只有去听听戏,才能让你静下来,感受感受这些最简单的道理
身边很多人都说我爱好京剧挺奇葩的,我告诉他们,你们只是没有给自己喜欢京剧的机会,你们从来不听,不用心感受,当然也或许你的心智还没有足够成熟来接纳你认为是古老的东西
当然,从整体来看,其实还是有很多年轻人逐渐的爱上了京剧,我举个栗子,有一次我去梅兰芳大剧院看一场京剧演出,演出结束我们在退场时,发现了好多类似大学生年龄的人群,在乐队池边上和乐队老师交流,这也能看出这门古老的艺术仍旧在发光发彩,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当然也离不开每一代京剧人的努力和推介,就像张火丁和王佩瑜,那绝对是票房的保障,他们也在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广京剧
我觉得京剧作为国粹短期内是不会失传的,好东西在哪都会发光,吃惯了快餐的年轻人,回过头来还是觉得精心烹饪的食材味道最好,尤其是随着年轻人的逐渐成熟或是对艺术、对文明精神的追求,京剧会逐渐被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的,就像王佩瑜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类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一旦爱上京剧,你便一直追下去,难舍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