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到农村的狗,大概是上辈子享尽了荣华富贵,欠下的劳碌,要这辈子来还了。活在农村,就不能太扎眼,起码不能花枝招展,样子好看,却是银样镴枪头的,活不久。种无所谓纯不纯,能叫,能跑,毛少就算纯种农村狗。瘦是必须的,否则圆滚滚的身子压坏了庄稼,就要用肥膘来赔了,再说你一副饿死鬼托生的模样,不幸投胎到农村,怕是这辈子还是饿死。
毛色以黑色、黄色为佳,黑毛夹黄毛,黄毛底下有白毛最为多见。
农村的黑狗最教人琢磨不透的是他们的脚的颜色和眼睛。你不敢只凭一眼就判断一条黑狗脚的颜色,也许把那一层泥土洗去,露出来的反倒是白毛,不过他们也无所谓黑白,反正这四条腿的一辈子就献给泥土,任你怎么洗也洗不尽,索性就当自己脚上天生就是黑毛了。所以,黑狗总是在不自觉中将自己身上最有色彩的地方藏起来,不让人看。眼睛倒是实实在在的黑色,长长的嘴部托举起一直延伸到眼角的黑毛,拱卫着两粒乌黑的弹子,弹子上总蒙着一层水。大多数时候,它都埋头于自己的视角中,不掺和人间的事,只是偶尔抬头盯着你看。夜晚看时自是幽绿阴森;光线暗时,黑色的眼珠周围也都是黑的,给人看不分明,猜不透的感觉;光稍强些,你便不敢看它了,因为那一对眸子里总似闪着刺人的寒光。不过大多数时候光线都是很充足的,因而在大白天,你向它眼睛看去,能看见自己完整的脸,又看见那脸上的眼睛在盯着自己看,这一来一回,你自讨没趣,就不会再试图估猜黑狗的心思了。
尽管黑狗在大多数时候总显现出一副逍遥自在,与世无争的态度来蒙骗刚回老家的城里人,它不要脸起来,任谁都要让它三分。这尤其体现在找食物上。白天的日子漫长难熬,只靠主人家里的残羹剩饭是满足不了一天的奔波的,黑狗总想着法子自力更生。随便些的就找田里刚浇下去的农家肥凑活一顿,损失的那点肥料,回头就还掉了,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讲究点的到邻居家蹭吃的,从门口钻进来,躲到桌子底下,也不叫唤,单来回蹭大腿和鞋子,你将头伸到桌子底下看时,它早把一脸预备好的可怜表情奉上。可惜邻居都是经验丰富之辈,摇摇头,心中或许暗骂几句,抬手将肉或骨头丢到门外,黑影自就跟过去了。若是它贪得无厌,吃完还要,就休怪这家人狠心了,从桌旁站起来一个人,无论以脚踹为威胁或是大声呵斥,总归是要赶出家门。这时不要脸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只要往复几次,总有得逞的机会。可见,没本事的狗,连吃嗟来之食的资格都没有,而饿死也就不奇怪了。
活在农村,黑狗的命运也就那么几种,要么看尽世事,活到懒得惹人,人也懒得骂它的年龄,默默老死,这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了;然而这福气不是每条狗都能消受的,更多的倒霉狗,是在某一天突然失踪,再也回不来的。放在城里,寻狗启示早贴满附近的电线竿子了,可农村的人们已经习惯这样的不告而别,也知道它们的最终归宿,也是能默默可怜一下,但愿它今生已偿还完前世的债务,下辈子找个好人家,长副好皮囊。
黑狗大多数时候都裹着黑毛,精瘦紧绷的身子不容你靠近。只有偶尔晒太阳或打盹时会不吝啬露出自己柔软的肚皮,那是大多是一片黄色的毛。相比于精亮的背部黑毛,这一片黄毛更加柔软,也只有这里,才能触摸到它身体的真实温度,滚烫而炽热。黑狗从不把这一面轻易示人,尤其是母狗,只有小狗才有资格在得到这片温暖。当小狗也最终长大,肚皮上也有小小狗在吃奶时,它还能否记起小时候的事呢。小狗吃完了奶,团成黑色的小球挨着黄毛睡着了,丝毫不知可能来临的危险,老黑狗则用眼珠子里的寒光威慑着四方,只有看到小狗时才会流露出一丝柔和。无论如何,它得活下去,以一条堂堂正正的农村黑狗的身份努力活下去,直到命运的最终降临。
——————————
高中时,读刘亮程《狗这一辈子》、听万晓利《老狗》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