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给人最直接的印象便是人缺乏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不丰裕。如果别人给你或自己给自己贴上“穷”的标贴,那就意味着是真正的穷无出路,一个人的贫富不是光靠金钱来衡量的,真正无形的却是有价值的,决定着你拥有财富的能力。
在一切以“钱”为核心的时代,不乏很多的人是不择手段为谋取钱财的。在精神和做人的世界里确实一穷二白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金钱也反应了一个人的能力。因为有收获金钱的能力或超越于普通人的本事,本就应该拥有的更多,这一点无可厚非。
初入社会的人,穷是很正常的,不穷反而不正常了。即使不穷起初也不是靠自己得来的。拿着别人的成果对一个要接触社会的人来说,无形中限制和包裹了自己,贫穷是要努力突破的。但当人不缺什么的时候是很难去尝试人间的酸苦,愿意享受不愿意吃苦是人的共性。所以对一个人自我的成长就不见得是好事了。表现为不愿吃苦,忍受不住别人的眼色。
上天给大部分人的挑战就是先改变贫穷,如何改变?以前人们说:“勤劳可以致富”,是的,那个年代光靠嘴是不行的,那一代人的勤劳汗水才换来今天的富足。今天人们会说:“要想改变贫穷必须先改变思维”。思维是行动的驱动力,改变思维是最难的。
我们从小上学读书,不就是为改变人一穷二白的思维吗?只是在求知的路上也还是靠勤劳刻苦来实现的,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即使天上掉馅饼,不努力预备即使到手得果实也不会珍惜也没有能力保持。
穷人想要改变思维,也得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破壳放开眼见,放宽格局。否则,就只有“不可能”三个字,一辈子禁锢在自己贫穷的思维中。
你有吃一碗面的钱,大部分会想,我先吃个馒头,还想着为下一顿预备。你肯定不会想着去吃肥牛。极个别人或许会有那样的魄力,在渺茫的概率中寻得见一点突破的眼见。
我记得董卿在一个节目中提起一个小女孩而落泪,大概意思是:她看到小女孩往一个极豪华的公寓里走,小女孩的奶奶急忙拉住孙女说:“你可别进去,你爸爸挣那点钱,咱一辈子也买不起。”她想表达的是,小女孩的奶奶不应该那样去说,不应该从小限制孩子的思维,破灭孩子的梦想。可是,对奶奶来说,就是现实限制了眼见,是实实在在的事,或许在她的有生之年已经是有所突破。贫穷限制了人的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是不敢去触碰的,如果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何谈去高档的消费。奶奶并没有说谎,确实,在她的有生之年就不能买到那一套豪华的公寓。鼓励孩子读书努力改变命运是可以的,但没上升到那个高度很难有那个眼见。
在现实中,也是很有局限性的,思维的突破,是依靠丰厚的环境基础上,才会放得开,才会有格局。很多的人上学,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永远是底层人的思维,很难突破。不能超越于钱财之上,做钱财的主人,让钱为自己服务,则永远是钱财的奴仆。
起初在贫穷的阶段,想要改变,必须先要在受限的环境里,装备积累自己的能量,包括知识,以及积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除了物质外的积累,最需要的是积蓄自己的能力,如果说穷人的思维是我做一项工作立马挣多少钱,那么富人的思维就不是如此,而是在有一定的基础上依靠投资,既然是投资就不是立马有回报的,也许时间很长,但得到的价值是远远高于做工得工价的。
钱是人的工具,如何能够把这个工具利用好,就表现出不同的思维,一个有能力的人是用钱生钱,即思维创造的价值。所以最重要的是在还受限制,穷的时候,不断刻苦己心的升级自己的大脑思维模式。逐渐的蜕变,跳出自己固有的保守型思维。
如果是在某一项专业的工作中,那么就需要不断的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尖端,自然也是不错的,当然这很难。
这世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拉关系,尤其是在我们的环境中,有能的未必能成,没能的却也有混得很不错的。在体制中,如果立场不对,你再有能,别人不会重用你。所以除技能之外还需要有为人的本事,当然也不乏专以关系服人的,但那也要承担自己该承担的压力,经得起别人的流言蜚语。
改变贫穷就是突破自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吃过的苦,忍受的气,都积攒成了你的能力。坚持的程度决定了突破自己的程度。能走到哪,享哪的福。人生的路只有自己走,是对自己内心旷日持久的较量,上天也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人所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