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加
我们天生好像就喜欢比较,并且更喜欢和身边的人比。
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别人换了一辆新车,别人升职了,别人......
“你以为有钱就会像象中那样幸福,你错了,有钱人幸福你想象不到。”这样的段子多少有点让人苦涩,不过有了互联网特别是微信朋友圈之后,很多想象不到的幸福也可以看到了。
这让比较来的更快更直接。
1
在朋友圈里,别人似乎过得都比我们好。
小天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上海陆家嘴的金融中心,就在外滩对面据说有点像日本军刀的那座高楼上。
我就经常跟小天开玩笑说:“你们每天做的都是大买卖,一个操作就是好几个亿的金额,一个操作疏忽说不定就能影响几十支股票的行情,年薪百万,绝对的都市金领,成功人士!”
小天却很羡慕我相对悠闲的生活,因为我常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爬山、旅游的照片。虽然我告诉他其实我也并不悠闲。
今年国庆节,小天带着家人到我所在的海滨城市旅游。两天下来,只看到他电话响个不停,他感慨的对我说:“每天都是这么高度紧张的节奏,生怕错过一个电话,节假日也不例外。这次能够出来转几天,因为打算换个工作。但估计都差不多,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达到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我虽然工作也很繁忙,但的确没有像他那样。最起码我在晚上加班之前,我还可以在饭后去旁边的森林公园或者海边转上一圈。
另外我还知道,在他的朋友圈里,多得是金融界、生意场上的有钱人,在他的那个圈子里,他的收入也不算高。
我们常常会对别人说:别和别人比较,过好自己的就行。
其实这有点自欺欺人,甚至有点矫情,因为比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做比较;甚至可以说,比较才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
如果没有比较,就很难有社会分工。就算是在原始社会,谁跑的快,谁力气大,谁主意多,谁听力好,这些不同的比较优势,在打猎中都可以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如果让力气大的胖子去追赶猎物,或者让跑得快的瘦子拿着棍子去和猎物搏斗,那很可能就要把事情弄糟糕,打不到猎物事小,丢了命事大。
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首先要学会去和别人去比较,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中定位,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其实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就越容易和别人进行协作,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反而是那些不会做比较的人,既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也不能正确的看待别人,结果就容易在现实生活中磕磕碰碰。
比较也是激发我们内在追求的动力。不会比较的人很容易满足现状,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稳定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干嘛要去想那么多呢?岂不知正是这种对现状的满足,就会产生惰性。如果大家都没有追求了,那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既然比较不可避免,那就要小心陷入比较的陷阱,让那些充满朋友圈的比较影响了自己的心情,甚至行动。当比较变成了攀比,那就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了。
如何避免比较产生的负能量呢?
有的专家说,屏蔽它们。把那些影响我们心情的朋友圈、互联网全部屏蔽掉,我们的世界清净了,自然心情也就好了。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尽管在很多状态下其的确适用。
避免比较陷阱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认知,认可自己的身份,尊重自己的生活,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和认可你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马云赚了几千亿,但这一点都不会影响你的心情。因为我们都非常了解自己的能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够清晰的知道,我们就算花上几千年几万年也不可能赚到人家那么多钱。
通常影响我们心情的,就是那些我们觉得自己也能够达到但没有达到的,或者是被你身边那个不起眼的人达到的。比如说你一个前几年离职的同事,在生意场上发了大财。想不开的人就可能会觉得:这个家伙当年比我差远了,怎么可能就这么成功呢?
正确的认识自己,就是避免上述的比较陷阱。当你不依赖外界的评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价值是什么,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身边一些美好的事情上,那就不会再去关注那些你缺失的东西,从而让那些比较影响你的心情。
所以不管什么事情,总有两面性。正确的使用比较带来的能量,避免攀比的陷阱,会让人生更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