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出身于武林世家,从小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参加红军后更是如鱼得水,屡立战功,连许世友都对他非常佩服。
不过,耿飚的仕途却不像许世友那么顺畅,曾经三次闹情绪,拒绝上任,直到毛主席三次出面劝说,才勉强上任了。
第一次,是在红军时期。
起初,耿飚在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担任第一师参谋长,这三个“一”可不是谁都能进去的,所以,耿飚对这个职务也是非常看重。
1936年6月,耿飚被安排去红军大学学习,临走前,耿飚还特地向上级要求说,等学习结束后,自己还要回到红一师,不去别的部队。
不过,等耿飚毕业后,中央却有了新的任命,让他去红四方面军当第四军参谋长。
这下,耿飚不乐意了,说好的自己还要回红一师,怎么又变卦了?而且,还是直接从红一方面军调去了红四方面军,这个跨度也太大了,很难接受,于是耿飚就去找到周恩来,向周恩来求情,说自己对红四方面军不熟悉,去了不好开展工作。
周恩来劝了几句,也没劝得了他,只好让他去找毛主席。
那么,中央为什么要把耿飚调到红四方面军呢?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早在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原本决定了要一起北上,但张国焘野心膨胀,不服从中央的命令,单独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
直到1936年7月,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在贺龙等人的斗争下,张国焘才不得不北上,与中央红军重新会师。
所以,为了纠正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的错误思想,中央就决定派一些干部去红四方面军,执行这个政治宣传任务,其中就包括耿飚。
不过,耿飚对这个解释还是不满意,对毛主席说:“这样的任务应该派政委去,我是个参谋长,打仗还行,做思想工作可不在行。”
毛主席就给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还送了他两句话:“开始跟着走,然后赶上前去。”
在毛主席的劝说下,耿飚这才转变了思想,去了红四方面军,在肃清张国焘的错误思想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次,是在抗战时期。
全面抗战爆发后,耿飚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参谋长,但是,就在他摩拳擦掌准备上阵杀敌的时候,却突然收到了中央的命令:385旅旅部和所属770团留在后方,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
对这个命令,耿飚也是很难接受,他自从参加革命后,就一直在前线战斗,这也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但是,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却让他留在后方,不上前线,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耿飚不服气,就去找129师师长刘伯承和副师长徐向前,说凭什么不让我上前线?无论是革命资历还是战斗能力,我哪点比别人差了?
刘伯承和徐向前劝了半天,也是劝不动,只好让他去找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原委后,就假装生气地对耿飚说:“你们都去前线吧!把我们几个人扔在这里,没有人保护,就让敌人把我们抓去吧!”
耿飚一下子慌了,连忙向毛主席解释自己不是那个意思。
毛主席这才耐心地给他讲保护后方的重要性,如果前线是双手和双脚,负责打人,那么后方就是脑袋,负责指挥手和脚怎么打,如果脑袋没了,手和脚还有什么用?所以,保护好脑袋,才是最重要的事。
耿飚听后,这才不再闹情绪了,安心留下来保护后方,确保了陕甘宁根据地始终都没有被敌人攻破。
第三次,是在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周总理亲自担任外交部长,并决定从军队中选拔一些高级将领,从事外交工作,其中就包括耿飚。
这次,耿飚还是不想接受,自己打了半辈子仗,除了打仗不会干别的,而且文化水平又不高,怎么能干好外交工作呢?
于是,耿飚就去找周总理,请周总理另选高明,自己实在干不了。
周总理说,这是中央决定的,毛主席也批准了,你要是有意见,就去找毛主席说吧。
其实,毛主席也知道耿飚的心思,无非就是不想离开部队,因此,毛主席就对他说,这次做外交工作只是暂时的,可以保留军籍,以后还要继续回到部队。
一听这话,耿飚心里就舒服多了,高高兴兴去上任了。
后来,耿飚担任过中国在好几个国家的大使,还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在外交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耿飚,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敢于拒绝,但是一旦接受了命令,就会尽力做好,不辜负毛主席对他的厚望。
(参考资料:《耿飚传》《党史博览》《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