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那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我的反思并没有结束。作为母亲,教育孩子是对的,可是我注意用正确的方法了吗?我做到耐心等待了吗?我给孩子机会说清楚了吗?孩子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
母亲爱儿子,这是本能的母爱。当我们以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孩子有某些缺点时,作为母亲的我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想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帮助他,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也许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错误。
还记得那是半年前的一个星期天中午,吃过午饭后,我突然想起答应外甥女将德克士的购买券寄回去。
想到这,我我赶紧拨通快递的电话,收件员回复过半个小时来家里取件。
家中只有我们母子二人,我将购物券放在了沙发上,就转身回到房间收拾东西,准备一会儿回泰顺。(我的家在宁德,工作在泰顺,两地隔40公里,每周末我会回来陪陪孩子,到周日又得回泰顺)
不一会儿,收件员来了,正当我准备起身去拿德克士的购物券时,却发现它不翼而飞了。
怎么可能,家中只有我们母子俩,再说在收件员来家里之前,根本没有其他人来过。怎么可能说不了就不见了呢?
我不大相信,还是在沙发那里仔细地找了一遍似乎购物卡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的蛛丝马迹。
此刻,在一旁的收件员的电话响起,是另一个客户需要她去收件。我抱歉地跟她说,找到了再联系她。
要不下次再寄?可是已经答应了,就应该及时给她寄过去。刚才孩子不是说不想给表姐寄过去,难道是他把东西藏起来了?
我的头脑里突然间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平时我都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对他的一些表现也只是从孩子的奶奶与学校的老师来反馈才能了解一些。
最近,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上课不够专心,吃饭的时候爱讲话,如果再养成这样的坏品质,那可不行, 我必须把这件事问清楚。
“桐桐,刚刚妈妈把肯德鸡的购物卡放在沙发上,你是不是拿了?”我走到孩子的跟前,一本正经地问。
孩子一边玩手中的玩具,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我没有拿。”
不行,我必须要认真地跟他说一说。
“你看着妈妈的眼睛,好好想一想,你拿了购物卡了吗?”我蹲下身子,提高了音量,我站起来走到沙发边指了指,“就在这里。”
“就是……刚刚……我拿了一下……”儿子支支吾吾地回答。
前后回答不一样,肯定是拿了。他肯定是不想把它寄去给表姐,今天必须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不可。
我越想越生气,仿佛心中有一股怒火,我走到孩子身边。
“你是不撒谎了?”
“没有。”孩子委屈极了。
“那你是不是拿过?”
他点了点头,眼里有泪光。
“妈妈最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你拿了,那你把卡拿到哪里去了?藏到哪里去了?”
他憋得通红的脸,眼泪夺眶而出, “我不记得了。”
这孩子真是不得了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前一秒的事情,到后一秒就不记得了?怎么可能?
“你再不说,妈妈就要把你赶到门口去了。”说着,我就拉起他,准备把他拉到门口去。
“我真的想不起来了。”他一边哭着,一边想抓住什么似的。
我气极了,抱起他,把他放在门口,正准备关门。
他嚎啕大哭起来:“不要……不要……妈妈,我不想站在门口。”
这时,孩子的奶奶回来了,见此情景,问我为何如此生气,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
奶奶听了,也在边上批评孩子。但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有什么不对,你好好教育,不要把他赶到外面去。"说着,她到孩子的身边,搂住他,安慰孩子不要哭。
见此情景,我觉得孩子的奶奶一点都不配合,我批评孩子的方式是严厉了点,但一切不都是为了孩子嘛,她不但不支持还这么帮孩子。
我二话不说拿起行走,冲出了家门。
外面正下着滂沱大雨,我的眼前朦胧一片,眼前的景物此刻却看不清了,豆大的雨着敲打着雨伞,似乎连这场雨也在批评一样。
一连两天,我都没有打电话,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他们并不理解。
到了第三天,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还是打电话给孩子的奶奶了解孩子这几日的表现。
“你那天走后,孩子一直哭,连着两天晚上,他都做噩梦,在梦里他还叫着‘妈妈,别把我扔到门口。’”婆婆停了停,“你误会孩子了,那天我打扫的时候在沙发底下找到了。”
婆婆见我没说话,她说,孩子那天是拿来玩了,一不小心,卡掉到了沙发底下,所以他并没有撒谎。
听完婆婆的话,我的心情咯噔一下,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情况呢?孩子好奇,把卡拿起来玩,不是很正常的吗?一不小心掉在了在沙发的转角的下面,难怪当时他吞吞吐吐,他是实话实说,而我当时却一根筋,我以自己的思维判断,觉得他肯定是在撒谎。还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想想当时的我,那副神情,一定非常吓人。
作为一名教师,执教十余年,我给孩子们上了很多的课,很多课已经没有印象。可是这件事,他不是同样也给我上了"一课"吗?他让我知道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太过于急切,他让我知道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更加科学,而不是随意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去下定义。
现在,每当自己觉得孩子的行为不对,想要批评他的时候,我会冷静地问问自己,到底自己的判断对不对,是否给孩子机会让他说清楚了,自己的态度身体是温和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对待。
我希望能把母亲这份"职业"做好,我希望能通过"母亲"这门学科,希望我的成绩不是勉强及格,希望将来在这门"学科",如同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