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标签
人际 社会
0.在现在社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反感长辈们给自己的生活提建议。一般我们都把这种现象认为是一个认知问题,认为是长辈们的认知水平和年轻人不在同一条线上,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认知去衡量别人的生活。然而科学作家万维刚在他的文章里说给人提建议,并不止于发生在亲戚之间,也不止于所谓的认知水平“低”的人给认知水平“高”的人提建议。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给人提建议,提建议是一种心理需求。
1.年轻女性普遍都有这样的经验,身边总是有很多男性莫名其妙就给她提建议。对此女性们还发明了一个词来命名男性这种行为叫男人说教。男人总是喜欢给女性讲解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有文化有内涵。万维刚老师在文章中就举了一个美女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的例子,说有一次她和她的闺蜜去参加一个除了她俩其他都是老男人的聚会,在聚会上就有一个老男人强行拉着她们聊天,不让她们走。老男人先是问作家是不是在写书,当得到肯定答案时,马上就开始男人说教了,告诉作者一定要看什么什么书,费劲口舌说这本书有多么重要,然而老男人却不知道他说的这本书就是美女作家写的,这场面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尴尬。我们说这个老男人真的是为了为了美女作家好,也不见得,更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2.那提建议可以满足我们什么心理需求呢,答案是可以让我们获得权力感。在最近的《石英》网站上有篇文章讲了几个关于提建议的最新心理学研究。就证明了这个观点,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时,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获得权利。对此心理学家还做了研究,有个研究邀请了290个受试者,把他们分成三组,让他们分别回忆以前发生过三种事情:第一组是回忆应别人要求,给对方提出建议的场景;第二组是回忆主动给别人提出建议场景;第三组是回忆一次无关建议的对话场景。然后让他们各自评估在这件事儿上获得了多大的权力感和支配感。结果第一组的权利感更高,第二组比第三组权利感更高。
3.心理学家还做了别的调查,调查了图书管理员,发现不管是读者主动向图书管理员寻求建议,又或者是图书管理员主动给读者体建议,都能让图书管理员获得更高的权力感。为了进一步研究,心理学家还找来了124名商学院研究生做研究,先是测试他们的权力欲望有多大,然后让他们两两一组进行对话,记录他们在对话中提了多少建议,结果发现,权利欲望越大的人,越爱给别人提建议。这都证明给人提建议可以让有人更高的权力感,所以我们都很喜欢给别人提建议。
4.而提建议这个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在宣告权力。这就可以解释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什么有时候家长好好和孩子讲道理,提建议。孩子还是要对着干呢,那是因为一个提建议一个被提建议,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以为了不受这种权力压迫,孩子就必须反抗,争取平等关系。
5.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要向某个人示好,我们就可以向他寻求建议,因为寻求建议就是示弱,示弱就是示好。这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为什么同样是一起进来的同事,一个很喜欢去请教领导问题,一个什么事都自己搞定,而往往是那个去虚心请教领导的人升职加薪快。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果一个女孩子喜欢一个男生,那么她就会故意表现的没有什么主见,让男生帮他做主。
6.那么我们怎么更好的提建议和接受建议呢?如果我们是提建议的一方我们首先不主动给人建议,其次如果对方要求建议我们也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问自己给别人建议的目的到底真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感觉更好。二是判断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建议,如果是想免费得到建议,一般都是不会珍惜的,一定是愿意付出成本,这里的成本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简单的一声谢谢,说欠个人情。如果对方真的需要建议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当做谋士给主公献计,提出上中下三条策略,让对方来选,把权力感留给对方。
7.而如果是被提建议一方,我们也要注意对方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一定是在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求助的是什么问题,然而在对方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去请教,让他给我们建议。而别人主动给我们建议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要把他说的有用的部分吸收。最后别人给我们建议,如果我们全听了最后有不好的结果也不要怪别人,因为我们的行为要我们自己负责。
万象超链接
谈到建议,我想到怎么去接受别人的建议,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