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
你的微信朋友会时不时的让你帮忙投个票,因为她的孩子在参加XX活动比拼;或者是她正在参加XX校花的比拼。而大多数时候这样的邀请,你一般也是不会拒绝的,注册或者微信登陆,开始投票。其实,这是社交网络或者社群运用非常多的一个方法,让社群成员之间相互比较或比拼。除了活动之外,微信阅读做了个一个好友读书排行,让你跟好友之间相互比较谁读的书多;在比如,王者荣耀的朝阳区第一韩信以及随遇的校花评选等。有人甚至还说,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腾讯的产品时,那这个字就是“比”。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产品和社群都在不断的让用户去比较或者比拼呢?原因很简单,比较和比拼一方面能够拉新非常多的用户,另一方面,比拼会大幅度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粘着度,同时也会提升用户的转化率。
那你可能会有疑惑:比拼或者比较对社群来说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比拼和比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其实,比较或者比拼背后蕴含着社交网络或者社群中最强劲的六大驱动力之一,荣誉驱动。荣誉驱动是指为了获得虚拟的荣誉和地位,塑造某个自己想要的形象,人们会持续的投入时间、资源和金钱等。比较或者比拼、炫耀最终的胜利都是用户受到荣誉驱动而做的行为。其实,仅仅一个比较,就蕴含了优秀社群的三大基础:工具性、病毒性和长连接。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就是工具性;当实现了这个目的时,用户会迫不及待的分享到朋友圈去炫耀,这既是病毒性,而当其他好友因比拼而超越自己是时,用户会投入更多时间练习和升级以巩固自己的地位,用户甚至还会付费购买某些道具,这既是长连接。
那么如果去构建这种比拼或者比较呢?很简单,只有三个步骤:
1、设定一个小池塘
那什么是小池塘呢?我们将用户在小圈子内相互比拼、竞争以突显自己的某种形象和地位的现象,叫做池塘里的大鱼,大鱼代表用户想要塑造的形象和地位,而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人群就是小池塘。
划分小池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和全部用户比较、和好友比较、和三近的用户比较、和有相同兴趣的小范围好友比较以及和用户的过往比较等
2、让用户去比,告诉他比较的结果
对不同成员的阅读、打赏、贡献、销售等进行排名,并将排名公布
3、让用户知道有人在和他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需要设计用户进阶机制,用为用户希望不断的进步,希望能和自己能力更强地位更高的人在一起。一种方法是通过各种等级来体现,比说,过去论坛中的工兵、排长、团长、旅长、司令等级别。另外一点是用户进入社群后,进阶机制会有不同的变化。在这种动态机制中,用户时时处在够够手就能超越别人和别人够够手就能超越自己的状态中。
当然,上面提到是个人和其他个人的比较,还有一种荣誉驱动的比较就是团队竞争。人们希望自己所在的团队获胜,或者追随的领导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自己则会在这样胜利的团队中感到自豪。所以,如果要形成比较,除了单个人与人的比较,你还可以让团队与团队之间进行比较。
【练习不在孤单,改变随时发生 每天09:00,一起读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