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反噬
良知就是当有损别人的利益或者伤害别人的时候,会有羞愧内疚等等
同时所有的动力会有回馈,或者叫反噬,
苦痛——虐
不同的时代会有极端的现象,这些现象如恐怖片一样,当事人或许有很多正当的理由:正义或者惩恶扬善等等
苦痛就是曾经给出的,缩小版的让当事人浅尝一下味道。
如何有效改善?
苦痛实际上是启动人性,以自己的苦痛同理那时那地的苦痛、悲伤、挣扎。
Chanhuiganen。
小我与内在孩童
人无完人,肉身的逻辑是想享乐,同时认为享乐不好,于是便屏蔽,屏蔽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要认识到,人是想在人世间找到极乐,认为极乐就会为所欲为,征服,权利……
所有这一切放在时间的长河里发现,即使得到了也只是很短暂的一瞬间,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已。
这个瞬间每个人都有过:婴儿父母无条件的爱,初恋时那份纯真。
因为曾经有过那么美好的记忆,所有有时候就会穷其一生在外界找寻,发现任何外界的人、事、物都无法满足,于是抱怨,委屈……
这个抱怨委屈等等不舒服的现象实际是在明示:方向错了。
只要抱怨委屈,差不多都是让孩童的自己当家了,作为孩童是在找寻那个无条件的爱而不得的结果。
不苛责当时的内在孩童,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委屈和抱怨是承受不了压力了,就把他释放出来,把原因归结为外在。
恐惧:
很多时候用恐惧来约束与打压自己,让小我消停,通过打压来降服自己,这并不是建设性的,因为发现打压的过程中会连累无辜,越打压小我会越嚣张,第一个对象就是孩子,并且会发现越打压,小我会越惹事,于是评判别人,又发现评判别人就会评判自己。
要接受与宽恕。
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我来引领,需要成人的自己来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变化。用成人的姿态迎接面对。
把自己的期待温和而坚定的表达出来。
人生剧本
人在生活中会自导自演很多剧本,剧本的线索来自于遗传或者集体潜意识,根据自己的主题会有很多角色完美的演绎。
剧本中会有反派会有正面人物:
这个过程中会有挑唆,会有怂恿,受害者会心有不甘。这时候就需要放手,宽恕。
放手:如果有需要自己负责任,就是拿出成人的状态面对,有一分就面对一分,同时接受自己自己的过去,已经做了当时认为最好的全部。
每个人宽恕的前提是宽恕过去的自己,否则就会没有意义。也没有真实宽恕的可能性。同时知道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破伞与灵魂伴侣
一个故事:天下雨了,一方抱怨另一方,没有看到我的伞破了吗?也不赶快给我遮风挡雨。
另一方看看自己的破伞无奈的眼神看过去,同样的抱怨:眼睛不好用吗?没有看到我的伞也是破的吗。
在夫妻关系中,当两个人都有这样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犯向乞丐讨饭的愚蠢至极的错误,于是四处呐喊苦寻灵魂伴侣。
夫妻同伞相依相偎的甜蜜幸福快乐是有过的,之后便以为会永恒,渴望在对方身上得到。
这个过程会有双标:以S性的标准要求对方,而以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此处晓晓同学的感言。
情感是什么?在婚姻的路上摸索前行,互相尊重理解,有困难共同协商与面对,是搭伴过日子,而不是对方应该为自己负责任,可怕的是把对方是否无条件爱我作为一个帖标准,这就有点不严谨了。
无条件的爱是有的,是相信,相信人本自具足,这份相信与享受。
男人和女人
男人和女人出于功能上的不同,其出场设计理念会有不同,男人以努力做到为目标,女人也需要做到更需要感性上的到位。
所以男人好坏否,不仅仅是做的怎么样,更在于女人眼中的焦点……
高尚与卑鄙;对与错
假设女人眼中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会成为男人的首选。
根据女人的标准男人完美演绎着。
例如:女人会经常说我是对的,从逻辑角度创造了一个对字必然有错字与其相对应,于是这个男人有个完美的名字叫错。
例如:女人会有不想男人,宁肯相信鬼也不相信男人嘴,会发现渐渐地渐渐地,也完美的实现了。
例如:女人会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就是一万个坏男人蜂拥而至,前赴后继……
例如:女人会用自己过的非常惨烈来惩罚男人与世界,男人和世界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女人实现梦想。
如此如此简单直白。
这里以女人为主角,男人同样如此,人人都是这样,所有念头都会完美呈现,只是有时候痛而不觉知时,会把这个痛推向外界。
是接受自己还是惩罚自己?
想惩罚自己,通过打打骂骂来完成是非对错,世界会帮助完成。
如果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ZWZ的世界里看自己,会发现对外一切关系与模式都是对自己的关系与模式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