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规律。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民间有在立春时节吃春饼“咬春”的习俗,寓意迎新纳吉。
二十四节气并非农历产物
不少人都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产物,其实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固定位置确定的。人们规定,地球在360度公转的轨道上,从0度起每转15度处于一个节气。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每个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
由此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是公历的产物。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中国古代的先民,以农耕生产为主。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条件,和太阳的位置直接相关。为了能够更好地反应季节的变化和物候的关系,用以指导农耕生产,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人就已经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的时间。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是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则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是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日天进九,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是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中的“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则表示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是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是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则是开始降霜,此时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和芒种两个节气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是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则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和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的含义是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是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表示降雨开始。谷雨是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表明开始降雪。大雪则表明降雪较大。
测量冬至日日影
时间序列法则的千年科学探索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大美、四时序列、万物荣枯,都是自然规律所致。
中国的古人们通过仔细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来定岁、时。而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定出年、月、日的长度,是制定历法的主要环节。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实行了《大初历》。这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并首次提出了闰月的概念。这一历法根据当时的天文知识,把月份、闰月、季节排布得非常合理,规定,每个月都要有固定的中气,如雨水一定要安排在正月,春分一定要安排在二月,冬至一定要安排在十一月,第一次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实际上,闰月的安排是修正历法的一次重大尝试。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通过冬至日影长度,精确算准太阳公转周期。故宫里的土圭和晷表,就是古人测量日影长度的工具。“土”是度量的意思,“圭”是一条尖头的玉器,土圭就是量度日影的一把玉尺。相传,周公姬旦曾树立起圭表测量冬至和夏至的日影,来定出一年的长度和季节。
《左传》上曾记录着一段历史事件:公元前654年冬至那天,鲁国的僖公带领群臣举行了仪式,还亲自登上观测台,去观看太阳照射在表上投下的影子。有关官员则记下情况存作资料。
东汉的科学家发现:第二年冬至日影其实不与上年的一样长。第三年和第四年仍然如此,要到第五年,冬至日影才同第一年的长度相等。算算日子,四个年头共有1461日。通过计算,一年应当是365.41日。这与现今通用的公历365.2425日已经非常接近了。
而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大明历》中作出的重大改革是修改闰法。之前的历法,采用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如果按照这一数据,那么,每200年就要相差1天。因此,要想使历法更精确,就必须对闰法进行改革。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法。
元代郭守敬创造了相当于四层楼房高的四十尺高表,配着一百二十八尺长的石圭。郭守敬又采取测定长度的技术措施,使影长尺寸能量到半厘,即0.12毫米。而他测量一年日数和现今通用的公历相同,但比西方早了3个世纪。
由节气转而变成节日
中国人中庸思想的绝妙体现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从殷周到秦朝,我国都以冬至为岁首,称作“过小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宋朝以后,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直到今天,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台湾省,冬至一直作为寻根祭祖的大节。在大陆,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好多地方冬至要吃馄饨。西北一带吃饺子,在南方盛行吃汤圆,象征全家团圆。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吃水饺。”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他看到乡民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于是有了“饺子”。至今,民间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国地处北半球,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曾有学者指出,清明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阴一阳,选择这两个日子过节,这真是中国人中庸之道的绝妙体现。
一点知识
二十四节气与北京气候并不对应
在北京,二十四节气和气候的对应关系就有很大的差异。
从北京近三十年的气象资料看,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常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2度,还是十足的冬季;立夏时常年平均气温是18度左右,也没有达到夏季的标准;立秋时的常年平均气温25.4度,这又远远高于秋天的标准;只有在立冬时,常年平均气温在6.8度,符合气候学上的冬天标准。
北京四季分明,但四季长短却差异很大,其中最长的季节是冬季,最短的是秋季。北京平原地区冬季149-169天,夏季98-112天,春季51-57天,秋季47-54天。这样看来在北京地区,就不完全适用二十四节气均分四季的方法。
延伸阅读
“明前”、“雨前”有讲究
茶叶中的节气味道
古老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节气为农事安排指导,茶叶生产也不例外。对茶农来说,错过了节气就错过了好茶。
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立夏前采摘的茶叶,一般占全年采茶量的40%至50%)有不同的称呼:“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3月5日左右是“惊蛰”,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域外传真
过冬至日本泡澡韩国吃粥
受中国人影响,日韩两国也有过冬至节的传统。
在韩国,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韩国人认为这一天可以看做新一年的开始。人们一般在冬至这天喝红豆粥。这种粥是用红豆和糯米一起制成的,因为红豆的红色可以驱赶鬼神,所以韩国有冬至这天在家里角角落落放红豆粥的习惯。
日本人在冬至这一天泡“柚子澡”。在沐浴时加入柚子,让柚子的香味溢满屋内。特别是关西地区(以京都、大阪、神户为中心的西日本地区)的日本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因为在日本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在冬至这一天泡“柚子澡”,就可以“无病无灾长生不老”。又加上柚子本身有促进血脉畅通的功效,在日本被看做是“药浴之王”,所以受很多日本人欢迎。
节气民俗
立春“打春牛”
立春“鞭打春牛”是我国汉族和白族的立春主要习俗。公历2月4日或5日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千百年来,农民耕田离不开牛,而春耕迟早对一年收成好坏又有重大影响,所以,立春这天鞭打春牛,互赠土牛、春盘以及各种迎春食物,表示春耕即将开始,提醒人们莫误农时。中国北方在立春日还有吃春饼的习惯,称为“咬春”。
清明扫墓
公历4月4日或5日是清明节,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机,所以,有的地方称清明节为踏青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清明节的娱乐活动比较多,有斗鸡、荡秋千、拔河、放风筝、采百草等等。古代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活动。
立夏“秤人”
公历5月5日或6日是立夏。立夏最引人注目的风俗,是“秤人”。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起一杆大秤,全家老少都要称一称体重,到立秋那天再称一次。这样就知道从立夏到立秋这段其间,体重变化的情况。
夏至忌雨
公历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夏至和冬至一样,同是古老的节日之一。不过夏至比不上冬至隆重,主要因为夏天正是农忙季节。因此,农家很谨慎小心,忌讳也很多。农民最怕在这天下雨,影响收成甚至带来水灾。因此,在夏至期间,不许骂脏话,也不要剃头。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无奈的心理状态。
春分立蛋
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这个中国习俗也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春分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其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