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是赵构,我来也
我是赵构,就是那个让秦桧杀了岳飞的南宋开国皇帝。
八百多年来,在那边的世界里,人们在背后对我指指戳戳,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仿佛都和我有仇。
去街里转了一圈,回来,脱下衣服,背上被人贴了一个条子:投降卖国杀忠臣,害父害兄宋高宗。
为这事,弄得我几天吃不下饭去。
恰今天看门的小吏是我原来的部下,用了几两银子摆平了他,我要去看看西湖临安,看看昔日的北方和中原。
一路走来,口干舌燥。
好在路边有许多客栈,让人歇息喝茶的地方,各具特色,颇有风情。
西湖边,一座茶楼古色古香,上书四个大字:逐梦长风。
四个人临窗而座,二男二女,谈兴正浓。
这四个人我认识,男的叫果然、丹尼尔,北方汉子,儒者之风,两个绝色女子,
一个叫柳,一个叫云霖,风摆柳叶,出水荷花。
前几天,他们还写了我老爹宋徽宗和李师师的风流韵事,弄得我老爹灰头土脸。
一看就知道那个最小的女孩云霖是老板,聪明伶俐的样子。
看在我是当年皇帝的份上,蹭她一壶好茶,好好聊聊我和岳飞的事儿。
02 很多故事,都是编出来的
1142年冬天,心机很深的宰相秦桧摸准了我的心思,在风波亭杀死了岳飞、岳云和张宪。
当时,我想,人们骂也就是骂秦桧。
想不到,几百年后,人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我,对我口诛笔伐。
更想不到的是,岳飞身后,赢得了仅次于关羽的战神般的地位。关羽是义,岳飞是忠。
这给很多人一种错觉:如果当初我公正,这样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不过,事实也许恰恰相反,岳飞之死之所以成为悲剧,乃是因为它不可避免。
我怕过彪悍的金人不假,其他人从来没有服过。但近几百年来,我算服了你们文人了。
先是有一个岳珂,是岳飞的孙子,闲来没事,就编故事,朱仙镇五百骑兵破金兵十万。
这可好,让被靖康之耻气得义愤填膺的后人们有了义气飞扬的想象,五百就能破十万,一千就能破二十万,直捣黄龙府不是唾手可得的事儿吗?
后来你们当代又出了个说评书的刘兰芳,一部《岳飞传》让所有国人热血喷涌啊,岳家军所向无敌,金国军队不堪一击。
冤枉啊!
其实,岳飞的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夹杂进了很多汉族人因愤懑而未能满足的愿望。
历史不是文人坐在电脑前的想象,当时的现实很残酷。
1140年,岳家军北伐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不过战果很有限,如颍昌之战,宋军的战绩是杀敌5000,俘虏2000,缴获马匹3000多匹;小商河之战杀敌2000多;郾城之战仅夺得战马200多匹。
也就是说,岳家军确实取得了一些战斗或战役的胜利,而这些胜利,还是我安排当时的史官夸大了的,为了向国人有个交待。
后世的文人们却把这些胜利放大到了战争和国运的高度。凭他们的想象和臆测,并以爱国的名义绑架了国人几百年。
文人笔如刀,果不其然。
还编出了我泥马渡江的神话,开始我还飘飘然,岳飞故事越编越神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好玩了。
当时,金兵的损失远未达到丧失反扑能力的程度。
更困难的是收复失地后,能否长期坚持。
中原地势平坦开阔,最能发挥骑兵的优势,宋军90%都是步兵,金人90%都是骑兵,当时宋军全部的兵力才20万人,并且除了岳家军外,战斗力都很孱弱。靠这支军队彻底击败金兵,并保住收复的失地,根本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我也想收复失地,但现实的困境在于,有时候尽了全力也不能取胜,怎么办?
我是一个皇帝,爹老子徽宗,同父异母的哥哥钦宗被金人掳了去,我首先考虑的是祖先赵匡胤建立的赵氏王朝能一直维持不坠。
爹和哥哥留给了我一个烂摊子,一点基础也没有了。
南宋初年和金人的交战,基本是被动挨打。岳飞北伐的短暂突击式的胜利,在我看来,只是为数不多的与金人讨价还价的筹码。
因此,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在梦中,我们可以打败天下无敌手,但,梦终究代替不了现实。
后世的文人就造了一个天下无敌的梦。
03 我真是投降卖国吗?
北宋末年,我老爹宋徽宗把江山传给了我哥宋钦宗,钦宗坐了一个零四个月,被金人连锅端了。
战乱中,老爹32个儿子,除了我拼死逃了出来,其他都死了。
和中兴汉朝的刘秀帝较真,我觉得有得一比。
他是被王莽的兵追得满世界跑。
我是被金国的兵追得找不着北。
他建立了东汉,我建立了南宋。
他建的东汉享国195年,我建的南宋享国152年。
再说,我的南宋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一点胜过了刘秀。
只是,没有收复中原,可这一点,就能说我投降卖国吗?
1137年正月,我老爹徽宗已死于北地,1142年岳飞被杀,中间相隔了五年,压根不存在我担心老爹回来夺我皇位的问题,至于我哥哥钦宗,根本不是我皇位的障碍,怎么就有了我不想迎二圣还朝?
死了,还怎么迎?
我想迎,回得来吗?
后世许多电视剧,岳家军都在喊:迎请二圣还朝,编剧不懂历史,外加糊弄百姓,死了好几年了,不是瞎蒙是什么?
天下是我赵家的天下,别人投降可以有饭吃,看看我爹被掳到金国后的牵羊礼所受的奇耻大辱,我能投降吗?
按后世一些人的说法,岳飞一死,金国除了最大的对手,可以长驱南下了,为何没有大举进攻?
所以说,我赵构是宋朝复兴之主,没有我当时没命的逃跑,肯定会出现一个更糟糕的局面,金人在12世纪就征服全国了。
从当时危乱的局势看,我领导的南宋,能够与金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分立局面,已经是一项极其艰巨的政治任务,能完成这个任务,我已竭尽全力。
超出当时的现实,空喊恢复中原,鼓舞人心可以,实则无法完成。
空洞的说教,代替不了严酷的现实。
所以,埋头著书的丹尼尔啊,可不可以把我几百年的苦恼写进你的书里,让我在历史上,纵使比不上刘秀,也多少有一些光彩夺目的亮点啊?
04绕不开的岳飞
后人们骂我最凶的是,我指使秦桧杀了岳飞。本想躲在秦桧后面做个好人,却抵不过后人的火眼金睛。可是,谁又知道我的难言之隐呢?
我的老祖宗赵匡胤承唐末五代之乱,在陈桥驿黄袍加身,让老主人柴荣的孤儿寡母到一边喝凉水了。
赵家是这样得到天下的,所以,从太祖开始,对骄兵悍将极为戒备,杯酒释兵权,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等于立下了一个规矩。
自建国始,直接领兵的将帅不得参与军政大计,以防止他们利用机会发动政变。
文官治国,虽有权调动军队,手里却无一兵一卒。
这是祖宗之法。
但我对领兵将帅在金钱上却是优待的。我南渡之后,财政拮据,官员的俸禄只发三分之一,但对领兵将帅却是全额发放,而对岳飞,因为他节制两镇,更是发双倍的俸禄。
我高薪养将,目的在于使之乐于享受,而无政治野心;为我所用,又不能惹事生非。
岳飞又是我提拔最快的将领。
我够爱惜人才了吧?
但岳飞竟能喊出: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命。
这就看得出他有远大的志向和雄心,而当时,我怎么能看出这是雄心还是野心?他又有一支强悍的岳家军,如果再来一次陈桥兵变,我悔青了肠子也没用啊?
后人能看得清,但当时岳飞的做法让我一头雾水,“精忠岳飞”的战旗是我亲自题写的,还赐白银2000两,精神加物质,我也够意思了吧?
但岳飞一个劲地上书要收复失地,他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可嘉,却与我的战略相悖,因为我没有答应,他竟表现得极为愤恨,还称病三个月,不肯复职。
这不成了要挟我赵构了吗?
以至于后来,岳飞又上书建议立储,让我心里很不高兴;后来为求国家稳定,我决议议和,岳飞却再提增兵,明确反对议和。
作为一个皇帝,有了旗帜鲜明反对我的人物,这个人物不但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并且还是战力强悍的岳家军的统帅,这让我如何能不疑?
岳飞确实是清廉刚正的,在后人心中形象确实高大;
但,我,作为皇帝,这个台怎么下?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我当不成皇帝,赵家的江山还如何传诸后代?
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
君疑臣,则诛。
臣疑君,则反。
若等到臣反,我赵构该多么无能;
不如君疑臣,当机立断,我还不失为一个政治家。
宁可错杀,绝不遗恨,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杀了岳飞,留下了万世骂名,这是几百年来的苦闷。
今遇诸位论史,想起当年种种,感慨良多,一吐为快,听闻太湖边有一红豆客栈,初煮新茶,欲前往一叙当年被金人追赶之狼狈,泥马渡江之神奇。夏日西湖,水波敛滟,柳绿云飞,一如当年,果然情趣盎然之地。
泥马再来,驾云去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