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第三篇笔记:
如果说“自律”是让我们心智成熟,解决自己人生痛苦的最重要的方法的话,那么自律的原动力又是什么呢?或者说,支持自律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是——“爱”。
爱的定义:
作者对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已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作者给出爱的定义说明:并非来自某种宗教思维,而是来自他的心理治疗临床经验和他本人多年的自我反省。
作者对爱的进一步理解分析:
(1)爱的目的——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
(2)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也使自我完善。
(3)真正意义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4)爱,是一个“动词”,就是为了让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幸福,所爱不仅是停留在语言,更是付诸行动,如:在每一天中不断的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和所爱之人一起获得成长。
(5)爱,是一种意愿。它发自我们内心自觉自愿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如:我们付出爱,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内心主动的意愿而不是被动的强迫。
心理学词汇:
1.自我界限:
婴儿出生后头七个月,无法分辨出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随着成长,一年后,他们意识加强,能区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自己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会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
- 精神贯注:
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促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活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精神贯注。”我们贯注的对象就是我们所爱的人或事物。
什么不是真正的爱
1.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寂。坠入情网,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暂时性崩溃。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可能无需努力,他并不是爱,但它却是爱的神秘架构中最重要的一环。
2.依赖性和自我牺牲都不是爱。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这种感觉合理,但如果这种感觉控制我们的言行,控制了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这种依赖就是“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总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爱,从他人身人获得生活需要的一切。对应一部分,被他们“需要”的人,有种被需要的满足感,认为自己是为他人着想,实是为满足自我的需要。
3.父母对孩子单纯的给予,不是爱。如书中举例,一个母亲担心孩子受伤害坚持开车送孩子上学,花大量时间接送,有校车不肯让孩子坐,自己也受累,到高中在孩子苦苦要求下而坐校车。这种滋养不但无益,反而会防碍孩子的心智成熟。还有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有求必应……
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督促。这句话太经典了,爱孩子本质上就是要做孩子的引领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要有清晰合理判断。关注孩子动向,投入精力。对孩子的成长要有认真的思考和规划,成长中遇到问题,积极面对,处理后的总结调整,为以后遇到类似事的改正,积极更好的应对等。
4.爱不是感觉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如:一位天天混酒吧的人,和别人说:我爱我的家人。但对自己的妻女不顾,只把自己的爱在脑中想像,挂在口上,对爱自居。对妻女付出爱的行动却很难。这只是他个人一厢情愿的爱,是空想,不是爱。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头脑的主观意想。
什么是真正的爱
1.爱需要倾听、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关注在他人身上,这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形式。反思我们自己,我们是否倾听爱人、倾听孩子讲述他们的琐碎和快乐的往事。或者在孩子犯了小错误的时候,孩子讲解的时候,我们用烦躁的不耐的语气:都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不能这样,你为什么还一错再错。或者直叛孩子错误。可否蹲下来听听孩子的说法,体会一下他们此刻的心情。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担起父母职责,引导孩子的成长。在自己痛苦的时候,另一半也会倾听我们,这也是一种让我们温暖心灵的美好。在这种彼此倾听的美好中,互相滋养,获得内心的平静,家人的温暖,互相的依靠,共同的成长。
2.爱的首要前提是自尊自爱。你都不爱自己,怎么能要求别人来爱你。一个直观的例子:一个老头儿热爱自己的花园,每天给花园松土,施肥,捉虫。他的付出一样,花园里的小生命给予他回报,老头儿看到花儿发芽、生长、开花,他深感满足。再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业余跑步者,跑步健身,慢慢变成自己的爱好。这两个的共同点是:行动、成长、喜悦,扩宽 自我的边界之爱,使自己成长。
3.爱是行动。从现在开始每天早晨拥抱孩子,亲吻爱人,对他们真诚地说我爱你们!吃饭时间聊聊今天的新鲜事,和老公聊聊孩子,然后,互相鼓励和提醒,帮助对方和子女更好的成为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