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记星球361号星宝宝遇见,我在参加日记星球第二十三期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一百七十二篇原创日记。
今天早上没有做早饭,下楼给孩子和爸爸买早餐,三个人吃的早餐,用了大小八个塑料袋拿回家的。加上中午和下午买蔬菜水果用的,一天一共用塑料袋大大小小将近二十个。这些塑料袋基本上不是当做垃圾袋就是当做垃圾扔掉了。
现在不做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外卖市场很大,交易额很高。但基本上外卖都是用塑料袋、塑料饭盒进行包装,因此也就带来了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新鲜,甚至在限塑令十年后,显得有点老生常谈。
按照“饿了么”统计的2016年的数据,推算出每周至少有4亿份外卖,然后推论“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占1/3。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25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
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这些塑料会带来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或者成为塑料微粒,积累在鱼类体内的、有致癌致畸风险的这些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体内,最终带来各种疾病。
那么,外卖的环保账单谁来买单?这不是一句话可以回答清楚或者某一方面单独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不少做外卖的都是小本经营,能赚一毛是一毛,很难只通过道德宣讲就让他们转而使用更昂贵的环保包装材料。在这方面,只有国家、地方政府等出面,从政策上给予引导,从具体的生产、流通、税收等环节上予以支持,才可以加速其改变的步伐。
另外还是要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比如日本对于外卖塑料餐盒的前端处理,是由点餐人承担的。这些餐盒被使用后,点餐人必须承担清理工作并送往指定的回收点。在此基础上,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就可以大显身手。而目前我们粗放化的一个垃圾桶装一切,显然是不行的。
每天少吃点外卖,既能少油盐保健康,也可以减少塑料袋等的使用;主动选择那些使用可降解环保材料的店家,用真金白银表态。如此,几方合力,也许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少受一些环境污染的侵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