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是我多年的闺中好友,她是一位幼师,在幼教行业第一线工作了十几年了,从当初学前教育毕业时的小丫头变成现如今已为人母的熟女。她接触到了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家长朋友,也看到了很多奇葩孩子。
阿玉常常向我吐槽,因为幼儿老师在社会上的职业认可度并不高,甚至还有很多人对幼师的认知存在着误区和偏见。可实际上,从幼儿园到大学,幼儿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康德拉·洛伦兹:“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是呀,我们究其一生,不就是要学会这些简单的事情吗?可见幼儿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的家长却忘记了初衷,忘记了让孩子在这里成长。
这是阿玉给我讲述的发生在她身上的事:
一日,午休起床,一孩子因为衣服袖子穿不好而着急,站在一旁的她没有去帮忙的意思,只在一旁看着,柔声告诉孩子,不要着急,先把衣服袖子正好了再穿。这一幕恰巧让站在门外的孩子他妈看见了,她怒气冲天,冲进教室一下夺过孩子手里的衣服,三下两除二利利索索地帮孩子穿好了,然后转过头来对着阿玉劈头盖脸一顿痛骂,说她如此地懒惰,如此地没有爱心,如此地不负责任……
阿玉说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她只是想让孩子锻炼一下自己穿衣服的能力而已,怎么就被扣上了懒惰、没爱心,不负责任的罪名了呢?
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需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有成长带给他的快乐。当他因为自己努力探索,独立穿好衣服时,脸上写着的一定是自豪。而妈妈无条件的代劳俨然已经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这份自豪和骄傲,还冠冕堂皇的被冠以是因着爱的名义。
阿玉知道和这样的妈妈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她只是觉得,孩子遇到那样的家长是何其不幸!
把孩子成长的机会还给他们吧!不要让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更不要指责老师们懒惰,没有责任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如果连这样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不妨陪孩子一起重新上一次幼儿园。
大多数父母都想让孩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却忘了大树的成长需要自由的土壤,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给他时间,给他耐心,他会给我们想要的一切。
幼儿教育就是一个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它让孩子从小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感受到因做事成功带来的乐趣。
无戒21条日更挑战赛 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