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雷打不动的时间投入是:站桩、冥想、八段锦、和瑜伽,这个老朋友们都知道,但最近突然意识到我这些年讲述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支点,就是“呼吸”。一刻不停的呼吸,我以为大家都懂,但居然是在大前天闭门会跟朋友们探讨时才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呼吸”只能说是活着,现代人已经习惯用嘴呼吸,而且普遍粗重急促。
我写1300多天文章,无数次强调身体是唯一的战略,也讲了自己每天的健康投入,却刚刚才发现“呼吸”这个源点就不正,当然不会有好的精力,其他方面的锻炼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改变。事实上,一切身体活动的本源都是呼吸,我站桩、冥想、八段、瑜伽统统都是在练呼吸,正确呼吸,才会精力充沛、延年益寿。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呼吸,正确的呼吸有且只有一种就是:用鼻子做腹式呼吸。从我记事开始,长辈就有事没事强调鼻子呼吸,具体为什么不会讲,可能我们五台山地区称华北屋脊,海拔高,日久自然形成传统,就是这种从小耳濡目染才会生长出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以前发现别人普遍呼吸粗重,只是觉得压力大、生活不易,从来就没想过不是所有地方都会把强调呼吸也作为身心教育的一环,几十年下来,鼻子呼吸和用嘴呼吸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当然会有巨大的差距。
有意识地闭嘴,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然后再刻意练习呼吸的节奏,最终达到绵、长、细的状态。佛、道、瑜伽还有八段锦,以及太极、五禽戏,还有如今世界流行的正念冥想干脆就是关注呼吸,如此种种,无一例外一开始就会着重讲怎么修炼呼吸,可以说不同活动的不同姿势都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呼吸,呼吸是通往身心合一的途径。
我站桩用的是三体式,眼开一线,呼吸时起于会阴,吸气引导气息沿督脉一路过三关,上百会,同时提肛,停顿一会儿呼气,过印堂再沿任脉下行,回到会阴,越慢越好,越细越好。冥想时金刚座或者散盘、单盘都可以,拇指食指相接结智慧手印,眼观鼻、鼻观心,全身放松,然后若有若无的呼吸,最好做到一分钟一次呼吸。瑜伽第一式是婴儿式,仰面蜷腿抱膝,头埋在膝盖里,就像婴儿在母亲子宫里的样子,这种状态最自然舒服的呼吸就是最有利身心的。至于八段锦、瑜伽的体位修习,主要练的是呼吸,大体原则是做动作吸,散动作呼。这些呼吸锻炼融入到每天的生活里,雷打不动,这才是健康的根基。
我说城里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总是透支的样子,睡眠质量也不好,原来根本原因是不会呼吸。
着重推荐下密宗的宝瓶气吧,密宗法门常有奇效。坐姿,一手结印,一手拇指堵住一个鼻孔,吸气,尽可能多的慢,到吸到最大值为止,然后闭气,到忍不住,拿另一个手堵住另一个鼻孔开始缓慢呼气,然后吸气,如此反复。我所知道有上师每天修习此法每天十五个小时以上。
呼吸是健康的根本,即时起应该列为第一战略要务,有意识的闭紧嘴,极端写可以晚上睡觉找医用胶布把嘴沾上,不出百日必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