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时候的bedtime story时光,相信很多人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温馨美好。被故事滋养着长大的孩子更有幸福感。这不仅是因为父母在讲故事的时候,会陪伴在我们身边,更是因为故事中有着广阔的天地,它能激发想象力,拓展视野,教会孩子爱与被爱。
故事不仅有娱乐、教化的作用,甚至还有治疗的作用。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治愈性故事,英语里面称之为Healing Stories。
这个概念是苏珊·佩罗(Susan Perrow)提出来的,她是资深的幼教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养育有3个儿子,在教学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苏珊·佩罗把讲故事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撰写成了“故事知道怎么办”系列书籍。
在这本《故事知道怎么办》中,苏珊·佩罗详述了什么是治愈性故事,如何将故事融入到家庭和学校生活中,以及如何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创作治愈性故事,让孩子有让人惊喜的改变。如果你也想为孩子创作独特的故事,引导他成为更好的自己,不妨来看看这本书吧。
什么是治愈性故事?
关于故事有很多种比喻,有人觉得故事是人的精神食粮,有人认为故事是滋养心灵的甘泉。但苏珊·佩罗认为,“药”这个比喻更接近故事的本质。故事能够治愈心灵,那些民间传说以及童话宣扬真善美,表现人性的美好,能给听故事的人带来希望和勇气,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苦。
有的故事让人捧腹大笑,笑就是一种治愈,有的故事让人感动落泪,眼泪也是一种治愈。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疗的作用,但有些故事能针对特殊的情况,起到改善或者治疗的作用,这类故事就被称之为“治疗性故事”,这里的治疗指的是“恢复健康、实现平衡和变得健全”,通过讲述治疗性故事,听故事的人能恢复失去的平衡,重新获得身心的健康。
事实上,我们给小朋友读的那些绘本,很多都有治疗作用,可以称之为治疗性故事。比如:
小朋友不喜欢刷牙,给他读《蛀牙日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牙齿仙子》、《牙婆婆》等绘本,让他意识到刷牙的好处,他认识到刷牙的好处,不再排斥刷牙,这就是一种治愈。
孩子不愿意断奶,给他读《再见,妈妈的奶》、《奶精灵的奇幻之旅》、《妈妈的乳房》等绘本,让他能接受断奶这件事情,温和地断奶,这也是一种治愈。
如何创造治愈性故事?
在读本书之前,我觉得创作故事很难,相信很多人跟我抱有同样的想法,其实,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有创造力,要对自己有信心。苏珊·佩罗提出了一个故事创作的模式——一个治疗性故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隐喻,情节以及解决方案。在创作故事之初,先弄明白自己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结构模式,即可写出自己专属的故事。
我很喜欢“猴子树”这个故事,这是幼儿园的老师为一个4岁的小女孩写的。她父母刚离婚,轮流带孩子,小女孩还有三个十几岁的哥哥姐姐,家里整天吵吵嚷嚷的,她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根据她的情况,老师创作了“猴子树”这个故事。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在森林里面,有一只叫玛莉的小猴子,和家人住在一棵猴子树上,它家里有很多哥哥姐姐,因而家里整天都热闹非凡。有一天夜晚,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猴子树上的一根大树枝被折断了。
暴雨过后,有些猴子搬到旁边的树上,在那里做窝住下来。玛莉觉得平时走走亲戚也挺好的,于是在另外的大树上,也给自己做了一个窝。这样一来,她可以两边走动,两边都能睡觉,而且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陪在她的身旁。
小女孩的老师和母亲,经常给她讲这个故事,慢慢地,小女孩的情绪变得稳定,情感上更独立,她比以前更加自信和开心。故事的疗愈功效显现了。
现在,我们以“猴子树”为例,来解析下治疗性故事的基本框架。
隐喻
隐喻是治疗性故事创作的重要手段,它能起到暗示的作用,让人浮想联翩。它既能充当正面角色,又能充当负面角色。
上面“猴子树”的故事中就充满隐喻:吵吵闹闹的猴子一家,比喻的是小女孩的家人,最开始的猴子树代表的是小女孩原来的家庭,猴子树经历风暴的摧折,隐喻的是父母的离异和家庭重组。
如何寻找隐喻的线索呢?首先,可以从动物身上找灵感,用动物的特点隐喻主人公的行为。比如,挥舞着钳子的螃蟹,可以用来比喻喜欢掐人的小朋友;躁动的小马,可以比喻那些不安分、喜欢闯祸的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小鸟,就像话很多的小孩。
除此外,针对某个小孩写故事时,还可以把她的喜好考虑进去,从他喜欢的玩具,还有生活环境中寻找线索。比如:我宝宝有个玩具小熊,因为手捧着爱心,我给它起名叫“爱心熊”,宝宝很喜欢。当她晚上不想睡觉的时候,我就对她说,
“你看,你的爱心熊困了,要睡觉了,嘟嘟陪它睡觉好不好?”
她就会很乖地把爱心熊放在身边,然后躺下来陪它睡觉,效果还比较显著。
情节
情节是故事的主体部分,主人公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最后结果如何,这些都是情节要表达的内容。先将故事引入失衡的局面,最后又达成平衡,这才是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猴子树”的故事中,小猴子玛莉一家刚开始过着吵闹但快乐的生活,这是一种平衡,接着因为暴风雨的侵袭,猴子树的大树枝折断了,有些猴子没有住的地方,这就是一种失衡,后来,没有住处的猴子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重新安家落户,这就又回到了平衡的局面。整个故事的情节遵循了平衡-失衡-平衡的路线,形成完美的闭环。
创作故事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情节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故事情节要尽量简单,可以多次重复相同的经历,加深他们的印象,便于理解和学习。而针对稍微大点的孩子,故事情节可以复杂点。比如,可以增添一些冒险的经历、较为曲折的过程,更为复杂的任务等等,这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让故事更好地发挥作用。
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创作故事的目的,所以治疗性故事要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解决方案要积极,不要引发内疚或者暗含指责。
还是以“猴子树”来举例,故事中没有指责父母离异,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也没有嫌弃小猴子玛莉太闹腾,而是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讲述事实,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故事的解决方案要依据事实,不能给孩子不能实现的幻想,这会加剧他们的痛苦。比如,为父母离异的孩子创作的故事,故事结尾父母和好如初;为身患绝症的孩子写的故事,最后却让主人公奇迹般治愈。这都是很不负责、且异想天开的想法,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猴子树”的故事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它不是让猴子们修好了被风暴摧折的树,或者大家继续挤在一起,过着磕磕碰碰的生活,而是让其他猴子另觅住处,但玛莉能两边走动,保持和家人的亲密联系。这个解决方案,从事实出发,又兼顾了小女孩的感情,可以说非常治愈。
如何让故事更好地发挥作用?
好不容易写出的故事,如何才能让它的作用最大化呢?这里面有不少小窍门,根据苏珊·佩罗的建议,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我总结出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创作故事要针对具体行为,不要过于宽泛。
举个例子,针对“不听话”来写故事,不听话就非常抽象,有点无从下笔。我们需要“不听话”的具体表现——有可能是不愿意上学、不喜欢洗澡,等等,这样拆解后,我们就能针对具体的情况来创作故事。
比如,我宝宝有时候很排斥洗澡,每次要给她洗澡,她就会闹脾气,说“嘟嘟不要洗澡,嘟嘟讨厌洗澡。”于是,我就结合《超级细菌工厂》里面的情节,给她讲故事:
你的皮肤表面有个细菌部队哦,如果不洗澡,它们就会在皮肤上安家,还会拉粑粑,到时候,你的身上就会又红又痒哦。
通常情况下,她听到我的故事,会思考下,我会乘胜追击,最后效果还不错。
其次,要尽量使用道具,发挥它的神奇作用。
道具在治疗性故事中有很神奇的作用,跟故事内容高度契合的道具,不仅能更好地演绎故事,还能让小朋友感受到乐趣。我们可以购买道具,也可以定制道具,有时候,自制的道具反而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饱受噩梦侵扰,在家里不敢独自行动。治疗师告诉她,晚上会有一位“星星女孩”从窗户飞到她的卧室,成为了她的朋友。女孩的妈妈据此做了个“星星娃娃”的道具,挂在小女孩房间的窗户上,还做了个星星项链,鼓励女孩戴上,去探索家里其他地方。小女孩戴上星星项链后,真的不再害怕,敢去家里的任何地方。
是不是很神奇?在这个故事里面,项链就像护身符一样,给小女孩带来了安全感。所以,如果你的故事中涉及到道具,千万记得让它发挥作用。
最后,要善于利用重复,在故事中穿插音乐、歌谣等。
我们读儿童读物或童话就会发现,它的故事情节经常有重复,在重复的基础上,稍微有些小变化。这很符合儿童心理,重复能够加深印象,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让整个故事形成跌宕起伏之美。另外,在故事中穿插歌谣、音乐,能为故事增添韵律美,培养孩子的审美和音乐感,安抚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除了故事中要利用重复外,我认为,有些故事也值得重复讲,反复讲,这样会加深他们的印象,更好地指导行为。
我宝宝现在早托班,老师们经常会讲故事,我发现她的语言能力大有提升,最近经常跟我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
还喜欢唱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就是在托班,老师不停重复给他们讲,产生的效果。
在远古时候,人们围坐在篝火前,仰望星空,彼此间开始分享故事,可以说,人类天生就喜欢听故事。对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治疗性故事能够借用隐喻,来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以及遭受的困境,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接受到这种讯息,并被故事引导着做出改变。所以,在遭遇孩子的恶魔时刻时,不妨尝试给她讲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