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从幼儿园大班到现在一直有去别人家(姑姑家居多),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偷偷拿走的习惯,困惑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她。今天早起学习了爱的五种语言,书中列举了这样两种方式:
一、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偷,马上还回去。”
二、你问孩子:“宝宝,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觉得她会不会伤心呢?”
孩子可能这样答:“我不知道。”
继续问:“如果别的小朋友拿了你喜爱的玩具,你会伤心吗?”
孩子可能会答:“会的。”
“那你觉得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他会像你一样伤心吗?”继续引导。
“可能会!那还给他吧!”孩子把玩具伸手递给了你。
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
也许你的答案说出来不一定和我的完全一样,但不外乎是这样的意思:
第一种教育只教会了孩子做“对”。
第二种教育教会了孩子爱自己的时候也要爱他人。
两种孩子长大后的不同在于:
第一种孩子长大了会是个好人,但不一定有爱。
第二种孩子长大了有爱,他就很难会成为一个坏人。因为坏人和好人的标准其实就是会不会伤害人,也就是心中有没有爱。
感恩爱学习的自己,没有偷懒每天坚持学习。
感恩儿子有自己的思想,看到了说出心里话的视频直接分享给了我。
感恩兰兰对工作中有些扣罚项的提醒,我总是忽略工作邮件和手机信息。
感恩豆爸中午给我们做的大烩菜。
感恩遇见的一切,感恩一切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