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年底开始早起,那时候的早起是因为需要准备一个市里的比赛,可以说是被动型的早起,所以随着比赛的结束,也会早起,但是早起后就会有种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感觉,和现在坚持每天四点准时起床,扔掉手机沉浸式阅读至少一小时以上的状态完全是不同的,因为现在的早起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人生的一部,是内在成长的驱动力让我的早起由被动到主动。
现在每天的状态是四点起床,阅读一个小时左右,开始写晨间日记,总结复盘过去的一天,然后是晨跑5公里左右(工作时周一至周五跑3公里,周末5公里;暑假期间,每天至少5公里),边跑步边听讲座或者边思考,然后回来听早课,参加早会。这样以来,在曼宝起床之前,我已经基本完成每天的自我学习的内容,让我可以充实的过这一天。晨跑一年多,体重减轻了10多公斤,精神状态也和不跑步时不一样了,不跑步时感觉一天总是昏昏沉沉,没有什么精气神,但是现在每天早起,但是白天依然元气满满。有了晨跑的思考,自己一天的节奏就不再是忙乱状态,而是提前规划好,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让自己的一天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进行下去,内心深处会有我的人生我做主的笃定。
早起一小时沉浸式的阅读让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让自己越来越喜欢阅读,让自己越来越意识到阅读是最好自我提升方式之一。以前自己可能很多时候用在看朋友圈,或者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但是现在自己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阅读,而且很多时候会提前预判一件事情是否对自己有意义,还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是浪费时间自己就会选择拒绝,及时止损,这样就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来越来,这样以来阅读量也由原来的一个月最多不超过5本书,到现在每个月可以阅读8至10本书。早起让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对自己的时间更加珍惜,让我更好地把握人生,定义自己的成长。
也正是因为早起阅读量的提升,视野的开阔,晨跑的反思,才会让自己意识到:2021年5月份以前的早起、努力都是假的,是低效率的,是不能真正带来改变的伪学习、伪努力,是不能给我的人来带来太大的成长、太大的进步的。以前阅读仅限于把一本书读完,或者为了写读书笔记而写读书笔记,而不是像现在阅读了一本书就要思考和自己的生活、工作发生链接,输入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输出,就要想如何学以致用如何能够读完之后分享出来,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样一来,读一本书的价值和原来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可以说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源头是早起,是早起的四点至六点的这两个小时给我带来的变化,是早起让我的时间更有价值,让我的学习质量更高,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
以前自己有内在的焦虑,有本领恐慌,找不到出路,在焦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现在,每天阅读、晨跑、写晨间日记,在社群分享,听直播,感觉每天自己都在有意义的学习,现在对自己的人生更有把握,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每天用有目标的努力来定义自己的人生,每天在拼命成长,每天感受生命在放肆绽放。
我是爱早起、爱阅读、爱晨跑的终身成长者,每天努力让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时,可以温暖更多的人,期待与您一起遇见更好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