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的一份研究"中学阶段的优秀程度和哪此家庭因素有关"的样品研究中。发现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故事的孩子,更加有机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优秀程序的指标分别为学习成功,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纪律,抗挫折能力等..
统计了很多因素父母学历、家庭经济条件、生活的环境、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等..以上因素都没有关系,
却发现其中睡觉故事这个曲线和孩子的优秀程度高度吻合。
那么讲睡觉故事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列举了以下三个好处:.
1.建立亲子关系
0到3岁时,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子依恋,你除了抱之外,讲故事是另外一个建立亲子关系的方法,
如果把讲故事的仪式放在睡前,能够最大程度让孩子感到安全.因为在晚上是孩子最脆弱和最需要呵护的时候,如果能伴着故事进入梦乡,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2.提记阅读写作能力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美国科学家在1992年探访大量的经常听父母讲故事的孩子,发现听故事的孩子在2岁半到5岁时普遍都超过普通儿童的语言技巧, 到了7岁就能发展出更强阅读和理解能力。听故事的孩子一定会比没有听故事的孩子更会说话,也更加爱阅读
3.植入价值观,核心信念
可以悄悄在故事中植入良好习惯和你想要传递给孩子的核心信念。
例如你想要孩子积极乐观不怕困难,你就可以挑选那些积极乐观永不放弃的角色。
比如皮特猫系列的绘本。它塑造的形像就是积极乐观和勇敢的角色 。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会把故事主人公的形象内化到自己身上去,等到了现实中,孩子要表现的脆弱发脾气的时候,你可以马上说出来故事里面的内容,“宝宝,昨天的故事里皮特猫是怎么样做的呀?” 孩子就会有代入感。
既然给孩子讲故事有那么多的好处,那我们还不赶紧买多一点故事绘本来给孩子读吧。
如果是这样想的话,那就错了,我们所说的讲故事不是单纯给孩子读绘本这么简单。
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讲故事的方法。
1.叙述形
就是我们不光要讲故事给宝宝听,还要宝宝复述出来,主要用于绘本的阅读。
你可以边看到绘本的某一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内容,然后可以让宝宝复述一遍,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我们需要给他们一点提示,
例如,“宝宝,妈妈刚刚说森林里面有三只什么动物啊?小猪拿来了什么盖房子啊?” 采用这种填空式的形式,熟练之后,逐步地让孩子自己来讲完整个故事。宝宝掌握更多的词以后就可以采用下一个“对话式”的方法。
2.对话式
宝宝读一页,大人读一页,宝宝读完,大人可以问宝宝问题,大人读完,宝宝也可以问大人问题。或者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对话,宝宝在过程中说错了。
例如,故事中小猫在捉鱼,但是宝宝的回答是小猫在睡觉,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跟宝宝说, 宝宝,你再想想,故事中小猫到底在做什么呢?妈妈给你三个参考答案,1小猫在捉鱼,2小猫在捉老鼠,3小猫在玩皮球,我们要避免直接指出错误,大人可以选择式的提问,这样比你直接告诉他答案,更有成就感。
3.理解形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深入理解 ,而且需要做出他自己的判断。
例如我们讲狐假虎威的故事时,讲到狐狸带着老虎到森林里的时候,你可以问宝宝,你觉得小动物看到狐狸来了,会怎么办,这个就是对故事的推断和预测。
最后新西兰科学家对4岁的孩子进行不同讲故事的方法的研究发现,
用第一种叙述形方法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的词汇表达技巧进步是最快的。
而用第二种对话式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会有更加好的倾听能力,
用第三种方法,孩子会有更强的推理能力。
只要使用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在宝宝1岁半到3岁每天持续地讲故事,词汇表达能力完善的时间会比普通孩子平均提早6个月 第一次独立阅读的时候也会明显的提前。
我们还等什么呢?赶紧给孩子讲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