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延伸剧本1 - 张总劝导下属:
王经理在最后没有忍住,气冲冲地质问张总:“我能力和业绩都不差,凭什么总是不提名我升职?为什么业绩不如我的李经理反而被提名了?您这么偏心,我辞职算了!”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张总,该如何安抚对方激动的情绪,让对话回到正轨?
对策:
1、始终明确目标抓住不放——实现未来良好沟通并获得升值加薪
2、沟通中的虚假目标——是否偏心?
3、引导自我情绪三步法:观察自己的激动行为+确定行为背后情绪+分析情绪背后的主观判断
张总察觉自己心中腾起一股火气,自己成气候,跑来跟我撒野!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不能跟年轻人一般火爆脾气。
他看着王经理,沉默不说话,又闭了一下眼睛,暗暗深吸一口气,反思自己主观评判对方不成气候跑来撒野了。
4、管理对方:
暂停并道歉+认可并陈述+复制情绪
待冷静了一会,张总才开口说话:如果我的行为让你误会了,我先向你道歉。你有这样的误会,并感到自己受了委屈,为此感到生气,我也可以理解,换作是我,我想我也会很生气吧。
5、引入动态目标
张:我想先了解一下,你为什么觉得我偏心李经理呢?
王:那还用说,我能力和业绩都比李经理强,提名升职的却是他而不是我!这不是偏心这是什么?
张:你的业绩比他强,这是有目共睹的,公司也非常认可你的这个成绩。你说自己的能力强,你可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职场中的个人能力的呢?
王:当然是拿业务的能力了!我们是市场部门,不拿业务说话,拿什么?
张:你觉得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除了业务能力,更需要的是什么呢?
王被张这么一说,有点冷静了。想了一会,说:恩,管理者更重要的职能,是组织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组织管理及协调沟通能力。
张:恩,我同意你的观点。那你是如何评价自己在这几个方面上的能力的呢?
王:我觉得我带团队还可以呀。我的绩效也包含了团队的绩效,我的绩效一直都是优秀的。
张想了一下,说:对。你的个人及团队总业绩都是很优秀的。但是你仔细看过没有,你的团队业绩中,你个人的比例是不是很大?
王又沉默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很好地培养下属,成了一个忙碌的独行侠了?
张:你想一下,要是你把自己的下属培养出来了,你是不是更轻松了,同时,业绩也更好了?
王:张总,您说得对。这是我疏忽了。
张:另外,合作沟通,除了与下属的合作以外,是不是也还包括了与我的合作?
王又是一惊,心想,我平时因为自己比较内向、比较耿直的原因,确实比较少与他进行沟通:您是说,我与您的沟通,没有李经理的多,所以,您也更喜欢他吗?
张:这个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但是,李经理经常与我及时沟通,我可以对他的工作进度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及时对他提出的困难给予帮助,同时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尊重,你觉得呢?
王:我明白了。我需要克服自身能力强,就包揽包干的习惯,组织团队共同进步,一起达成目标。同时,需要克服自身性格上内向的缺点,增加与您在工作过程中的及时沟通。成为一个像您一样优秀的管理者。
张:你过奖了。这事我也有责任。没有主动及时与你沟通。你好好努力,让公司看到一个卓越的业务能手蜕变成成熟的管理者。升职的事,它就不是事了。
王:谢谢张总!我真应该早点来和你聊这件事情。真是让我当局者迷了太久了。您今天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非常感谢!同时为我刚才的不敬向您道歉!
张:哈哈。。。
6、把沟通拉回正轨
说清楚——现状+影响+我的看法+沟通目的+你的看法
听充分——询问+确认+认同感受
会引导——自身责任+共同责任+向前看+提出建议
案例延伸剧本2 - 王经理挖坑填坑:
王经理在最后没有忍住,一激动质问张总:“我能力和业绩都不差,凭什么总是不提名我升职?为什么业绩不如我的李经理反而被提名了?”张总面色一沉道:“你的意思是我处事不公?”
王经理突然晃过神来发现自己失态。如果是你是王经理,面对张总的沉默,该如何应对?
对策:
1、始终明确目标抓住不放——实现未来良好沟通并获得升值加薪
2、沟通中的虚假目标——处事公平与否
3、引导自我情绪三步法:观察自己的激动行为+确定行为背后情绪+分析情绪背后的主观判断
王经理意识到自己失态后,紧张得手心直冒冷汗。平时本来就跟王总交流少,这会跑上来就冒失发火,这可怎么办呀。可我为什么这么大火气呀?因为自己一直不得升职,而且推测是张总偏心了李经理,可这是自己的猜想而已,是不是真的,应该向张总求证才是。
4、管理对方:
暂停并道歉+认可并陈述+复制情绪
王经理沉默了一会,说:张总真抱歉,刚才我一时心急,没有表达清楚,让您误会了。请您原谅。
5、动态目标锁定——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对方这次不给升值加薪的理由及对自己目常工作的看法。
王:我原本的意思,不是说您处事不公,而是想了解,公司本来是以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提名的,为什么我的指标最好,却得不到提名?您和公司,是不是还有什么我不了解的考量因素呢?这样我也好在以后进行改进。
张:你能够这样全面地考虑问题,很好!你先说说你的理解吧。
6、把沟通拉回正轨
说清楚——现状+影响+我的看法+沟通目的+你的看法
王:我们的公司制度中,升职提名主要是考察业绩,我的业绩第一,提名的却是李经理。对让我感到很失落,同时也很困惑。我想,是不是因为李经理跟您走得更近,所以你更偏心向他。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想,今天来找您,就是想了解您的想法。
听充分——询问+确认+认同感受
张:哈哈,,我倒不是说更偏心他。你的业务能力很强,这也是我很欣赏的地方。但是他更主动跟我沟通工作的进度、困难、解决方案等,这让我可以更顺畅地安排工作,同时他性格比较温和,更愿意为一些常规工作外的突发情况进行配合,这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不少的便利之处。你说公司是按业绩提名,这确实没错儿,但是想过没有,我提名一个助手上来,是要协助我完成更多更大的挑战的。如果你站在我的位置上,是不是也会提名平时配合得更顺手的人呢?
王心里一惊,原来真的是县官不如现管,指标是死人,用人是活的,我确实没有站在张总的位置上进行考虑,以为只要有本事就走遍天下都不怕。原来,管理与团队的核心,是协作精神。平时也都懂,却原来并不真正地了解。他小心地确认:您的意思是说,就是因为我平时总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解决问题,没有向您协商与请求协助,反而是不利于团队合作的,是吗?
张:你独立寻找解决方案,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精神。只是你在想到几个方案之后,如果能够与我沟通,商议一下,采用哪个方案,对全局更好,就更好了,同时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尊重,你说对吧?
王:我理解您的感受了。要是我站在您的位置上,也会感到这样不舒服吧。
会引导——自身责任+共同责任+向前看+提出建议
王:现在我知道了。缺乏与您的及时沟通以及对突发事件的配合度不足,都是我应该改进的地方。同时,在沟通问题上,我们都是相互的。您可不可以告诉我,除此之外,我在将来,还可以怎么样更好地配合您呢?
张:你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很强了,只要我们加强沟通,一起开拓市场,未来你也是很有问前途的。公司今年还有一次出国培训的机会,你已经帮助争取到名额了!也算是对你今年没有得到提名的一个补偿吧。
王:谢谢张总的关爱!您为我们都考虑得很周全,是我自己太拘束自己了,没有及时与您沟通,而错过了这么多年。
张:放心,未来机会多的是。继续加油就好!我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