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这本书,觉得脑洞大开,和我想象中的观念好像很不一样。这本书写的是关于创新的。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标新立异,排除种种阻力,一往无前的坚持自己的主张,最终取得成功。听了这本书才发现事实并不如此。我的感受只要有三点:
创新的核心不在于这个创意有多么好,多么的有市场。而在于我们创新的意见能不能被别人接受。马云曾经说过不喜欢新员工谈战略,把眼前的事儿做好就可以了。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是,当一个人的影响力和能力未达到的时候,提的意见往往别人不太容易接受的。所以此时我们并不是提出新颖的想法,而是应该增强自己的能力。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意见自然会被听取。
第2点是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从头开始。我们只需要有一些小小的改动,在别人智慧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就可以了。一方面改动的过多别人难以接受,或者说整个系统难以接受。我们不需要去独创一个新的模式,从头开始,只需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完美就可以了。这是最省力而最有效果的途径……
第3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跟他制定规则,而是要跟他讲价值观。终于明白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们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跟他制定了很多的规矩。不允许玩,不允许打游戏,不允许不专心,各种的限制,并没有让孩子知道学习的意义在哪里?相反的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让他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干。被条条框框给框住了。
实际上我们所有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都指向价值观的引导。给他自由,让他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与坏处,让他自己做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的结尾引用樊登读书的结语:
亚当·格兰特,这位新锐的管理思想家用生动的故事与实验,为我们揭开了创新的面纱,也把创新由高不可攀的仙界拉回了人间:人人都可以选择创新,只要你能把握那些创新的规律,比如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创业,而不必非得如媒体宣扬的那样破釜沉舟后才能创业;比如你要知道好的创意一定是百炼成钢,而不是一夜就能憋个大招;你可以容忍适当的拖延以完善你的创意……
与其说这本书讨论的是“离经叛道”的创业,毋庸说它是在告诉我们创业之道的“离经叛道”——它与你俗常得到的创业知识和经验大相径庭!简单地说,摘取创业之果的,最终可能不是猛冲猛打“高大上”的创业之路,而是脚踏实地的方法,虽然,就剧情而言暗合了一些电视剧的套路,但这不正是我们努力的初衷?
是日记星球684号星宝宝艳芬,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33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104篇原创。
艳芬:联通店主,樊登读书会长,两个孩子的妈妈
写于2019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