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周亲子陪伴。关键词是:归纳演绎思维,时间管理,为孩子读书。模型课能够锻炼孩子演绎归纳思维;时间管理从小做起,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爱孩子也需要基本的理论,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读一点书,也是对他们爱的体现。
画面一
周末,大b的网购模型用具昨天到了,我值班后才回到家,他就很高兴的把模型从他的房间搬下来给我看,一共九盒,一个学期有18节课,每两节课拼成一个模型,最后搭建成一个航空母舰。他说我:为什么要选择模型课吖?我不知道要学什么呢。模型这门课本来就是他自己挑选的。我也支持他选这门课,告诉他:宝贝,模型课可以给到我们这样的思维: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一定是由最简单的物件构成的,同样,最简单的东西在无穷尽的变化中也可以构建最复杂的事物。一个不管多么复杂的项目都可以分割成很多小的任务来完成,不管多么难的学科都是由基本的概念,定律及运用构成的。他似懂非懂,我的成长经历证明,很多小时候父母讲的让我似懂非懂的话,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还是让我深深思考的。
画面二
周末,我恰好值班。大宝早上给我留言,说他打算早上休息,下午和晚上各安排2个番茄钟完成作业和练习。我建议他早上完成三个番茄钟,下午完成一个番茄钟,晚上要去上两个小时的数学课。孩子上过亲子时间管理课程,知道吃青蛙的理论,每天吃掉三个青蛙,而且先吃最丑最大的那个青蛙。就是最不好做的事情,最没有兴趣的事情要安排在时间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去完成。与其拖到下午和晚上才完成作业与练习,不如早上赶紧安排时间做完,然后下午好好休息和放松更妥当。16:30大宝打电话给我,说已经完成了4个番茄钟的学习了。把数学的练习册也做完了。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还是比较关键的,语文英语如果落下的话,多读多写多听还可以慢慢跟上,但数学一旦落下,以后补起来就相对难一些,尤其是学习这门学科的自信心,摧毁容易重建难。这个阶段父母能够做的就是给到资源,给到信心和给到方法。
画面三
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他们看了绘本《我们,我们的历史》,我则完成了《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的泛读。印象深刻的有几点:一是在一门语言的学习上,关键不在于孩子的智商,而是在输入的质与量;二是让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第一位,产生兴趣的还是看原版的动画片,还有配合分级读物来启蒙,分级读物最重要的是要可以理解,就是100个词中最多只能有5个词是不认识的。到了中级阶段,就需要认真学习,不能只靠趣味性了。如果孩子英语启蒙比较好,经常受表扬,就会有更大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坚持下去;三是作者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跟国外的儿童文学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好的儿童文学都是引进翻译的,所以还不如读英文原版的。这个是有道理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四是大孩子,在13岁以前还是有机会习得标准的口音,要听与读并行。但需要每天多花一些功夫,尤其在泛听和泛读上。有8岁孩子每天花了4个小时投入,结果一年后就跟上的例子。五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了,作者是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书单,购买和下载音频,并把1000本小说级别查清楚,标注好分级,按年级放入文件夹。建立了一个阅读资料库,登记听过和读过的书。作者本身就是英语翻译,有专业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有专业优势的人都可以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好,这需求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并善于总结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致敬这样的家长!
本周的陪伴让我创造了一个情绪新词:动压力感,就是在孩子的养育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强大的内在原动力,又夹杂着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压力。就是感受到陪伴的愉悦的同时内心有一股很深但很浅又稍纵即逝的害怕失去自我,或者害怕失去一部分自己的那种感觉。毋庸置疑的是,亲子陪伴能够让我更深的探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