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这让我想到了在我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材中的知识点我讲完之后会留出时间让学生记住,然后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个别孩子会记得不熟练。可是做题的时候,明明记住的知识点却填错或者直接不会填;再有时候,题目我讲过一到两遍,有些孩子还是会错。我常常会想,孩子们为什么不会用知识呢?读了这篇文章,我找到答案了。是因为孩子们没有自己思考,只是单纯的记住,也就是把知识储备进了自己的头脑,而不能拿出来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读书”和“读死书”,这样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会越来越困难,所以老师得适时地引导孩子将知识变活。怎么引导呢?
首先教师,本身得作出改变。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为知识。不要机械的让孩子们把知识点记住,背诵,并去检查孩子们的背诵情况,这样只是把孩子们变成储备知识的“机器”。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自己去思考。其次,老师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通过掌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实际教学中,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活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如果你想使知识不致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那就把词变成进行创造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吧。“一只蝴蝶落在菊花上,它在晒太阳…..”孩子们没有重复我的话,他们都在说着自己的话。这说明孩子们的思想在活动,在丰富,儿童正在养成思考的能力,于是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快乐的。
其实想想也是,我们读那么多年书,上那么多年学,当我们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是知识吗?很快就都忘了。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一种快速适应某种生活的能力;今年去青岛31中学习,原红校长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颇深:在学校里,我们能够留给孩子的应该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态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教材中的那一点点知识。所以,从现在开始,从长远来看,我得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知识变活,孩子们才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