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这个大城市的热闹的街道上,华莱士的一个店长跟两个年轻人聊天。
“两位靓仔都是来自潮汕的?”
“嗯。”
“都来自潮汕。”
“都来自汕头吗?”
“不是。这位来自揭阳。”
“哦。这样。兄弟,自我介绍一下吧。”
“秦店长,我叫黄君平。”
“兄弟是讲潮州话的还是讲客家话的?”
来自揭阳的年轻人感到意外。
“在羊城有很多潮汕人啊。不止一次听潮汕人讲揭阳有不少讲客家话的人。”店长微笑道。
“我相信小蔡的眼光。广州的华莱士生意好得多。希望你们在黄埔的华莱士工作时像猛虎,并且玩得开心。”
在广州黄埔的大沙地,哲生和君平到了一家便利店。
“妈,我明天开始在华莱士做短时间的工作。”哲生在电话里用潮汕话说道。
接着,便利店老板用潮汕话问哲生道:“是金平的吗?我是老乡。”
“原来是自己人。我是金平的。”
“你们是大学生啊。暑假在广州赚点钱?”
“是啊。阿伯。给老乡一包双喜呗。”
“做学生的抽什么烟啊!我这个老乡不卖。买瓶可乐解解渴吧。”
哲生哭笑不得。
“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要说抱歉。”————听到热闹街道的一家高档服装店里飘来的歌声,君平有点欢喜。
“君平喜欢这首歌?”
“不是。在湛江搭车前听到一首歌里的一句歌词“拥抱着你离去”,心里不爽,现在听到有“分手”两个字的歌词,内心好受些。
“我好像可以听你讲讲故事啊。”
“现在别讲了。再让我等你们,你们就要出事故了。操!”————等着哲生和君平赶紧走开的电动车车主喊道。
“对不起。对不起。”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店长让我们管他叫什么?”
“‘滔哥’。”
“我和爸妈在体育西路生活过很长时间。我们去体育西路逛逛呗。体育西路很热闹啊。”
体育西路非常繁华,高楼大厦、打扮时髦的靓女、靓车让两个男生有点晕。哲生一会觉得车比美女好看,一会觉得靓女比车好看。君平也是如此,觉得这里的高楼大厦一个重要作用是极好地让人在看靓车和靓女看得晕的时候目光转移,头脑清醒一些。
“小生。来广州了。”一家专卖烟酒的店的老板娘朝哲生问道。
“好久没见到慧姨了。最近有没有回饶平啊?”
“是啊,很久没见你了。最近没有回潮州。”
“这位是揭西的校友。他讲客家话的。”
“你好。我们饶平也有很多客家人。”
“慧姨很不错的。她和我们家在三元里一起生活过。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常常到她家的小店吃糖。看我是老乡,她和家人从不收我糖钱。结果,有一次在江西人开的店拿糖后不给钱,被老板教育给钱了才能把糖拿走。”
“小生还记得这个啊。”老板娘好像想起什么,微笑道。
“慧姨现在熬出头了,在体育西路开了这么一家店。”
“我们两公婆好好打拼,再加上乡亲的帮衬,总算熬出头了。”老板娘说道。
“等下你们要去哪里啊?”
“大沙地。”
“我们要去一家酒楼吃东西。”
在君平做过兼职的酒楼,君平和哲生吃着烤鱼。
“阿平。”
君平回头一看,看见了之前在酒楼做兼职时认识的酒楼常客何姨。
“何姨。”
“阿平放暑假了啊。”
“嗯。”
“阿姨是酒楼的常客。”君平对哲生说道。
“之前总是看阿姨愁眉苦脸的。现在阿姨也还是愁眉苦脸的。阿姨有什么烦心事吗?”
“女儿的婚事叫我操心。”
“我女儿年纪不小了,依然未婚。”
“阿姨女儿是做什么工作的?”
“在黄埔当刑警。”
“阿姨节哀顺变,不是,顺其自然,看开点。”君平说道。
“阿平来广州了。”
“蒂姐。”君平开心地说道。
“蒂姐上班了。”
“来广州多久了?”
“今天才从你们湛江来到广州。刚才去了体育西路。”
“又去体育西路。阿平你很喜欢在那里的高楼上边看东西啊。”
“嗯。在那里的高楼之上往下看,总是在一瞬间有天下美女都到我怀中的错觉。”
“哈哈哈。”
“这是老板他们汕头的兄弟。”
“娣姐好。”
“原来酒楼是我们潮汕人开的啊。”
“兄弟跟阿平都是在湛江读书啊?”
“是啊。”
“君平,刚才在广州购书中心你买了什么书?”
“《兰波诗歌集》、《大师和玛格丽特》。”
“《兰波诗歌集》是南校区的徐玫介绍给我的。”
在华莱士,哲生和君平穿上工衣。在大热天,工衣的纽扣全要扣好,这让两人有点不舒服。
店里的正式员工都是年轻人。 店里的同事除了店长和介绍两人进来的汕头男生蔡鹏之外,其他人都没什么热情的。
“你们来了。”
“大鹏。”
“蔡鹏。”
“我姓蔡,名字是鹏。店里不少同事叫我大鹏。君平你也叫我大鹏吧。”
“好的。大鹏 ”
“我要去送外卖。你们熟悉一下后厨的工作吧。对了,你们刚来,要先发一下传单。”
“就在巷口那里发传单。这附近有很多服装店,常有靓女可以看。发传单的话,相信你们不会感到闷。加油。”
“小林、小黄,你们先了解一下怎样制作鸡肉卷和汉堡包吧。”
在大鹏送外卖回来后,君平和大鹏在巷口发传单。
“君平,你先看我怎么发传单。”大鹏礼貌地说道。
“你好。华莱士。”
“你好。假日优惠了解一下。”
接着君平发传单。
“你好,华莱士。”君平说道。
“君平,听我讲一下。”大鹏说道。
“不要在拦住客人后给他传单。这样很让人讨厌。华莱士虽然比不上肯德基、麦当劳,但还算是有实力的,不像一些小店。一些小店的人总是硬拉着客人宣传。这样一来,店的名声很容易受损的。”大鹏认真地对君平说道。
“靓仔,我们好像见过。”一个路过的阿姨带着小孩问君平道。
“卜碧的婶婶!”
“想起来了。揭西的兄弟。”
“阿姨,不,妹子。阿姨永远十八岁。带孩子逛街呢?”
“小碧的那些话你还记得啊。”阿姨害羞地说道。
“卜碧回惠来了吗?”
“没。她说她明天或许后天到黄埔。”
“到时阿平见见她喽。到了广州跟她联系没有。”
“我这才在广州安定下来。我下班了就联系一下她。我记得你们店就在这一带,所以才选择在大沙地找短期工作。”
“在华莱士做短期工作啊。”
“嗯。”
“这是我汕头校友。老板的‘胶己人’。”
君平示意哲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