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翻看第一页的时候被这句话吸引: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句话拨动心弦。我们无往不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各种角色扮演中,你是父亲,儿子,丈夫、朋友、上司、下属,你要活成所有人期待的样子。多累。
文中13岁的女孩莉迪亚失踪了,没有任何预兆,干净整洁的床被,没有任何异常的早晨,消失不见。她的父母坚定地认为她被绑架了,心急火燎地寻找,煎熬中等待她回家。然而在不久后的一天,警察用职业化的冷漠声音告知莉迪亚死了,死在家附近的湖里,警察暗示死因应该是出于自杀。绝望中的父母难以置信,愤怒地认为警察推脱责任,模糊了事。怎么可能呢?在这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里,莉迪亚始终是父母最关注的、寄予最多期望的孩子,她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人缘极好,怎么可能自杀?
随着故事的展开,迷雾一点点散去,真相悲剧性地付出水面,残忍却真实。莉迪亚的母亲玛里琳相信莉迪亚能够获得自己未曾得到的生活,她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她成长,用木棍支撑她,把它的茎塑成完美的形状。莉迪亚拼命学习,不是她热爱算数、喜欢去科技馆,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她在意的仅仅是她每答对一道题,母亲嘴角深陷的笑窝和温暖的拥抱。然而,题目越来越难,书上渐渐没有插图,算术里会出现分数、小数和指数。各种知识在她周围盘旋萦绕,紧抓着她,每天只增不减,然而每当母亲吩咐下来,她只会回答“好的,好的”。最让人心疼的一段是,当父母打电话给班里所有的同学问莉迪亚失踪前的情况时,她的“朋友们”说,我们半学期都没有讲过话了。可是莉迪亚失踪前明明每天都会大声地和朋友们电话聊天呀?她的母亲不会知道从来只是她一个人为母亲演的戏而已。
13岁的生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她用死亡做了无声的告白。是母亲窒息的爱杀了她最爱的孩子。错误的爱比恨更可怕。
而现实比故事可怕的是,这样的爱无处不在,这是基于道德捆绑的爱。我生养了你,所以你要听我的,如果不听,就是大逆不道;你应该按照我说的做,如果不做,就是不孝顺;你应该按照我期待的方式去生活,如果没有,就是不不懂事。这是很多中国父母惯用的逻辑,逻辑的合理性基于——你是我的孩子,我养大你,你欠我的。但是爱的字典里,不应是没有“欠”这个字吗?
所以我们被灌输着要成为听话、懂事、成绩好的孩子,在我们人生观、价值观里还未来成熟的时候,我们最先懂得的是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这个概念在父母的教导中逐渐在心里生根发芽,我们努力按照父母吩咐的方式去活成他们期待的样子。于是我们20年的寒窗苦读,放弃了“没用的兴趣爱好”,但是却依然没有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父母是爱我们的,他们不顾一切拼命地让我们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这是他们认为最好的。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过去的年代与将来大不一样。在这个蓬勃发展的社会已经不需要复制的才华,雷同的技能只能导致廉价,并且物质极大丰盛的年代,我们常常更加在意精神的愉悦。
我一个做小提琴老师的朋友,自由职业者,一小时500元,在二线城市月收入轻松过万。她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各种语言,阅读,带父母旅行,过着大部分年轻人想过的生活。而我们这些曾经学校的优等生,每天朝九晚五,在格子间里敲着键盘,挣着别人半数不到的工资。我们的父母不会理解,这个大学生、研究生严重饱和的社会,相同的技能已经不具备多少竞争力。而我们的寒窗苦读书也没有换到父母期待的铁饭碗。日益高涨的房价物价也没有让我们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我的朋友中,有很多依然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却没有活成父母期待的模样,想起不禁心酸。
爱的方式有千万种,而理解是最大的善意,不去理解却一味付出的爱有时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束缚与伤害,甚至,终此一生,我们都将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