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起床,先把贾行家塞进耳朵里,他今天是推荐了一个10本书的书单,我只中了刘子超的那本《失落的卫星》,在读。读书不闭门,巧了,最近爱出门,还爱瞎聊。
周末做蒸包剩下的牛肉馅已经化好了,取出部分重新调味,和面,做了个牛肉饼,又做了个裙带菜蛋花汤,水果剥好放玻璃碗里,拍照发群里。兮起床,吃饭,我又多做了两个牛肉饼自己吃,然后给老王做个韭菜饼,收拾好厨房,已经7点半了。洗漱,开窗子,收拾屋子,换衣服,出门上班。
每天走一样的路,听一样的专栏和音乐,遇见差不多的人,街角那棵老槐树站在那里多少年了?春天抽芽,夏日遮光,秋日叶黄,冬季干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穿过那条曾经开满了芙蓉花的岱道庵路,从路西到路东,就是宝龙,二十多年了,就没离开过这个城北的小旮旯。店铺换了多少主人,外墙换了多少颜色和招牌,没有谁会在乎,也没人会记得。我的阅读馆从13年驻扎于此,从东边搬到西边,感受着宝龙的热闹和方便,也怀念曾经把花开到二楼的玉兰树,有些东西走着走着就找不到了,也有些东西在变迁中越来越好。宝龙有了瑞幸,我的咖啡机就没再开过工,有了大墨,我就画了个画。拿着拿铁,从东到西转一圈,到馆,开始一天的工作。
因为感冒,上周没有上课,把唐老师的故事文本扒出来好几个,规划了一下未来说故事活动的具体流程和递进分层的难度安排,也着实感受到挑战不小。每天磨磨叽叽矫情一会儿,门口晒会儿太阳再回来工作,中午以后就给自己大把时间思考和背诵故事。抑制着写东西的冲动,想要攒点情绪,好让它集中迸发,当然结果也有可能是了无痕迹。
午休之后就开始修改故事的剧本,自己说故事和让孩子们表演故事的文本区别还是很大的,故事更偏向于口语化的讲述,而剧本则要倾向于更加严谨的书面表达。用了两个多小时改写了一个故事,标注了角色,增加了场景对话。费脑子,但是很滋养。这种再创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原创的感受没有很大的区别,我很享受。时常有种错觉,我是不是提前过上了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就差一口假牙和满头白发了,还好,这两样都不需要努力。感谢时间的馈赠,给我成就,也给我挫败,给我经验,也给我挑战,只有这样,才会一直感受到生命的能量,把日子越过越长。
攒了一些劲,上课还是有点不够用。第一节带着大孩子们活动活动,这帮小兔崽子大概是许久没有听歌了,一首两分多钟的歌,同样的内容重复了7遍,其中的一句歌词直到最后才由Jack听出来,一些动词也有点跟不太上。我跟他们说不要小瞧这些儿歌,弟弟妹妹就跟着唱唱做做动作,你们却可以把它作为辩音素材,好好的练耳朵。除了常规阅读,我们今天增加了Hey Jack 的导读,本来要读一章,结果完成了两章,满足好奇心的条件就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我只负责激发你的兴趣和好奇,后面的结果你要自己去探究。最后我们唱了Five Hundred Miles.以前会唱的同学就重温一下旧时光吧。英文歌是非常好的素材,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唱更多的歌,读更多的书,看更多的风景。
第二个班的改动会大一些,邀请家长们陪着全程参与,调整了椅子的摆放位置,让大家距离更近一些,不要置身课外。既然是陪同,我和孩子们的开心与不开心,你们就不能只是看着,而是大家彼此陪伴着,在孩子们还允许你坐在TA身后不远处的时候,全身心的跟TA一起吧。故事环节还是会有很多处的失误,也真的感受到了达到自然输出的效果还需要继续努力。我的明灯在不远处,每天都好好练习就是了。在说故事这个领域,我是个新人,而唐老师就在那里,有什么好怕的,小李加油!
课后,跟某同学一起吃瓜,各种黑暗和澄明,各种近处远处的人事物,感叹这世界的复杂,也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最近瓜有点吃撑了。年底了,不会消停。我只期待我的星星,一直亮着,激励我前行。
回家,某小孩儿点了手擀面,得嘞,厨娘即刻上线。和面,擀饼,切成条状,撒面粉,抓一抓凉一凉,切菜,炝锅,煮面,出锅,深夜食堂的营业时间全在闺女手上,被操控的幸福感只有在亲人身上才会获得,老王跟着沾光,还吃下了一个油煎的韭菜包子。两位王姓主子只负责吃,我负责长膘,终究这世界有太多意难平。二位吃饭的档口,把剩下的面团也擀出来,明早的口粮也有了。看着满满一盖垫儿手擀面,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明早可以晚点儿起床啦。(后面发生的事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且看下篇小记。)
夜半,和闺女腻歪一会,互动晚安。回屋,倒头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