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以创造未来为主题,通过梦想、奋斗、探索、未来为主题,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梦想的崛起,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 俞敏洪老师演讲的《愈奋斗愈自由》揭示了:人生的奋斗就是一路奋斗,在这个过程中间,时代给了我们机遇,但是个人的奋斗依然必不可少。
奋斗是一路奋斗,是持续坚持不懈的奋斗,确切说是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年都在奋斗,奋斗不是我今天高兴就奋斗一天或者奋斗一会,明天、后天不高兴或者有别的什么就不去奋斗了,到后天再去奋斗吧,云云。这样的奋斗显然是不会成功的,
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正确的目标,持续的去奋斗,奋斗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
奋斗的过程就是一路奋斗,一路精彩!
2018.9.7.
下面根据俞敏洪老师演讲的视频整理:
所谓的奋斗,其实核心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要定一个目标,第二个是你要为它付出努力。通过这样的两个要素,你才能够逐渐的取得进步。
比如说我总共高考考了三年。第一年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希望通过自己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我当时心目中的大学就是我们那个省的地区师范学院——就是一个大专学校。结果高考成绩出来呢,我的英语分数只有三十三分,那么这样的话,肯定是连任何学校都上不去的,所以最后只能回到农村去当农民。
但是我想给同学们说,只要你不放弃你心中的梦想,你就可以坚持下去。
所以我在第二年的时候,一边在农村干活一边努力,每天晚上在煤油灯底下学习。到了第二年考试的时候有进步,我的英语分数考了五十五分。但是依然离我想要去的那个大专学校,还差了五分的录取分数线。所以第二年我还是落榜了。
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我就总结经验:如果我再努力奋斗一年,这个五分是可以达到的,那么我觉得我应该考第三年。
所以到了第三年的时候,我就跟我妈商量,我说你必须让我一年不干农活,让我每天都能够全力以赴地投入,最后我妈就同意了。
我到了第三年就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当时的梦想就是一个大专,但是最后的结果比你预想的好,那么你自然就会走得更高,所以最后我就去了北京大学。
最近有个新闻,云南的农村有一个孩子叫崔庆涛,他也是考上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发到他手里的时候,他还在工地上拌泥浆。这个跟我的背景几乎一模一样。因为当时我拿到这个北京大学给我发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是在地里面种菜。
马云跟我一样学的是外语,他跟我一样也高考考了三年。我高考第三年,我考进了北京大学,马云是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
有的时候在痛苦和失败中间,在你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中间,你才能够最后取得真正的成功。
在人生的一辈子中间,我们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制定目标。也许目标失败,再重新出发重新努力。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进步再进步的过程。
对于我来说能够走到今天,是从一个农村不懂事的懵懂少年,通过自己的三年高考努力,走向了北大,又经过自己不断努力,留在北大当老师,在北大变成了一个优秀老师。
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来到,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机会,我决定从北大最后出来,做了一个培训机构。到现在为止,我们每年大概要出资一亿人民币左右,支持贫困地区的几万个农村的孩子进一步学习,去追求像我当初在农村一样,走向城市,走向大学,走向世界的梦想。
人生的奋斗就是一路奋斗,一路精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时代给了我们机遇,但是个人的奋斗依然必不可少。所以我希望我们同学们,坚持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精彩,写下下一个篇章!谢谢同学们!